道德个人品德(修养)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思想修养思想修养心理修养心理修养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就是掌握的文化知识和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知识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修养实际上就是思想方法和思维习惯问题。心理修养就是心态、自我调控能力。道德修养主要是指生活中的各种习惯表现。了解个人修养的几个主要方面•注重修养,提升形象•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礼仪的最高境界是,礼由心生,将礼仪成为自己内心的一份修养。现代礼仪•现代礼仪的三大要素:•1.语言;2.服饰器物;3.行为举止•交谈礼仪•“四不准”:•(1)不打断对方;•(2)不补充对方;•(3)不纠正对方;•(4)不质疑对方。语言•不涉及有关秘密•不非议交往对象•不背后议论领导和同事•不谈不高雅的话题•不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不非议党和政府六不谈个人隐私五不问•不问收入•不问年龄•不问健康•不问婚姻家庭•不问职业经历穿的礼仪莎士比亚: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位、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穿的讲究三色原则三一定律三个禁忌全身颜色不超过三种皮鞋、皮带、皮包保持一个颜色1.衣服商标没有撕掉2.重要场合不打领带3.袜子出现问题三个禁忌“三个三”原则•饮食之礼•“与人同饮,莫先起觞”•“主不请,客莫饮”•“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客来敬茶”忌用左手行为举止•握手礼仪四个禁忌•A、心不在焉B、伸出左手•C、戴着手套D、交叉握手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升华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内务条令内务条令》》军人对外交往规定军人对外交往规定第九十八条第九十八条::““军人不得到地方的酒军人不得到地方的酒吧、网吧、发廊、按摩室、桑拿浴室、录吧、网吧、发廊、按摩室、桑拿浴室、录像厅、歌舞厅和电子游艺厅等场所消费娱像厅、歌舞厅和电子游艺厅等场所消费娱乐,严禁军人涉足不健康场所。乐,严禁军人涉足不健康场所。””军队人员不得参加任何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不允许任何宗教组织在部队中发展成员、进行传教活动。对违反规定信教入教的人员,凡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应一律退出,坚持不改的,劝其退党、退团;对其他非党、团员干部战士,也应积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劝其退教,经劝告仍坚持不退,笃信宗教并有宗教活动的,作转业、退伍处理。总政治部规定总政治部规定::革命军人要相信科学抵制迷信社会公德对军人的特殊要求军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要求,很多情况下不能混同于地方群众。这里我就群众能做,军人却不能做的事作个粗略归纳,供大家参考。1.在婚姻方面,地方群众流行的试婚、闪婚、闪离,军人不能做。2.在见义勇为方面,地方群众面对歹徒行凶滋事的时候,可以视而不见,但我们军人就不能袖手旁观、不管不问。3.在消遣娱乐方面,地方群众可以随意到娱乐场所消费,享受所谓人生乐趣,军人就不能随意进出。4.在集体活动方面,地方群众可以参与围观、游行、迷信、赌博等活动,但军人就坚决禁止不能做。5.在大局观念方面,地方百姓有不满情绪随地随时都能说说讲讲,发发牢骚,但军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和军队的形象。6.在仪容形象方面,地方群众穿衣戴帽可以乱混乱搭,但军人必须依照条令规定,保持军容严整,维护军队良好形象。7.在抗灾救援方面,遇有地震、洪水、山火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地方群众可以没有义务参与救助,但军人必须冲锋在前保护人民群众。8.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地方群众可以不管不问,但军人随时听从组织安排,担负起治暴平乱的任务。•军人应该如何践行社会公德•弘扬社会公德,军队要走在前列。自觉践行社会公德是革命军人应尽的义务,我们要当好表率!•第一,做“普通人”。我们虽然都是军人,但到了社会上都是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没有贵贱高低之分,更不应该享受特权,不管你职务多高,兵龄多长,权力有多大,都应按照普通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