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营养素的分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 2.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具体内容:在“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从预防营养素缺乏和预防慢性疾病两方面来考虑人类的营养需求,提出了良好健康状态的作用的新观念。 四项内容对应的简写和具体概念:1,平均需要量(EAR):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的平均值。2,推荐摄入量(RNI):相当于 RDA,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 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3,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危害健康。 3. 糖的分类及生理功能:单糖(葡萄糖 果糖 半乳糖 核糖)双糖(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海藻糖)寡糖(异麦芽低聚糖 低聚果糖 大豆低聚糖)多糖(糖原 淀粉 纤维) 功能:1,细胞和组织的成分2,提供能量,对维持神经组织功能有重要意义 3,节约蛋白质作用 4,抗生酮作用 5,保肝解毒作用 6,增强肠道功能 7,作为食品添加剂 4. 低聚糖的相关内容:寡糖又称低聚糖,是由 3-9 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分为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生理功能:1,用作特定人群(如肥胖,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甜味剂 2,促进体内有益菌的生长繁殖:“结肠发酵”3,抗龋齿作用 4,具有与膳食纤维类似的功能,如降低血清胆固醇,吸附肠内有毒物质,预防结肠癌等。 5. 膳食纤维的分类及生理功能: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果胶,树胶等;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能够维持机体正常消化功能;果胶类易与食物中无机盐结合,而影响无机盐的吸收;木质素具有刺激肠道蠕动,维持机体消化功能的正常。 6. 补糖的方法:(1)运动前补糖:大运动量前数日内增加膳食中糖类至总能量的60%-70%(或 10 克/千克体重);也可采用改良的糖原负荷法(即在比赛前一周逐渐减少运动量,直至赛前一天休息)或在赛前 1-4 小时补糖 1-5 克/千克体重(宜采用液态糖);在赛前15 分钟或赛前 2 小时补糖,血糖升高快,补糖效果较佳,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2)运动中补糖:每隔 30-60 分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物质,补糖量一般不大于 60 克/h,多数采用饮用含糖饮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