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概率•1.条件概率•一般地,设A、B为两个事件,且P(A)>0,称P(B|A)=______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一般把P(B|A)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事件A发生与否,会影响到事件B的发生,显然知道了A的发生,研究事件B时,基本事件发生变化,从而B发生的概率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这就是____________要研究的问题.PABPAA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条件概率•2.条件概率的性质•性质1:0≤P(B|A)≤1;•性质2:如果B和C是两个互斥事件,那么P(B∪C|A)=P(B|A)+P(C|A).•盒内装有除型号和颜色外完全相同的16个球,其中6个是E型玻璃球,10个是F型玻璃球.E型玻璃球中有2个是红色的,4个是蓝色的;F型玻璃球中有3个是红色的,7个是蓝色的.现从中任取1个,已知取到的是蓝球,问该球是E型玻璃球的概率是多少?•[思路分析]通过表格将数据关系表示出来,再求取到蓝球是E型玻璃球的概率.典例1[解析](1)令事件A={取得蓝球},B={取得蓝色E型玻璃球}.解法一: P(A)=1116,P(A∩B)=416=14,∴P(B|A)=PA∩BPA=141116=411.解法二: n(A)=11,n(A∩B)=4,∴P(B|A)=nA∩BnA=411.『规律总结』(1)在题目条件中,若出现“在……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时,一般可认为是条件概率.(2)条件概率的两种计算方法①在原样本空间中,先计算P(AB),P(A),再利用公式P(B|A)=PABPA计算求得P(B|A);②若事件为古典概型,可利用公式P(B|A)=nABnA,即在缩小后的样本空间中计算事件B发生的概率.•现有6个节目准备参加比赛,其中4个舞蹈节目,2个语言类节目,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节目,求:•(1)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3)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思路分析]第(1)、(2)问属古典概型问题,可直接代入公式;第(3)问为条件概率,可以借用前两问的结论,也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事件个数求解.典例2[解析]设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A,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B,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A∩B.(1)从6个节目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的事件数为n(Ω)=A26=30,根据分步计数原理n(A)=A14A15=20,于是P(A)=nAnΩ=2030=23.(2)因为n(A∩B)=A24=12,于是P(A∩B)=nA∩BnΩ=1230=25.(3)解法一:由(1)(2)可得,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为P(B|A)=PA∩BPA=2523=35.解法二:因为n(A∩B)=12,n(A)=20,所以P(B|A)=nA∩BnA=1220=35.解法三: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后,再抽第2次,则基本事件空间为C15,而又抽到舞蹈节目的数目为C13,∴概率为P=C13C15=35.『规律总结』1.本题第(3)问给出了三种求条件概率的方法,解法一为定义法,解法二利用基本事件个数直接作商,是一种重要的求条件概率的方法.解法三利用了缩小基本事件空间的方法.2.计算条件概率的方法(1)在缩小后的样本空间ΩA中计算事件B发生的概率.即P(B|A).(2)在原样本空间Ω中,先计算P(A∩B),P(A),再利用公式P(B|A)=PA∩BPA计算求得P(B|A).(3)条件概率的算法:已知事件A发生,在此条件下事件B发生,即事件A∩B发生,要求P(B|A),相当于把A看作新的基本事件空间计算事件A∩B发生的概率,即P(B|A)=nA∩BnA=nA∩BnΩnAnΩ=PA∩BPA.•在某次考试中,要从20道题中随机的抽出6道题,若考生至少能答对其中的4道题即可通过;若能答对其中的5道题就能获得优秀.已知某考生能答对其中的10道题,并且已知道他在这次考试中已经通过,求他获得优秀成绩的概率.•[解析]设“该考生6道题全答对”为事件A,“该考生恰好答对了5道题”为事件B,“该考生恰好答对了4道题”为事件C,“该考生在这次考试中通过”为事件D,“该考生在这次考试中获得优秀”为事件E,则D=A∪B∪C,E=A∪B,且A,B,C两两互斥,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知典例3P(D)=P(A∪B∪C)=P(A)+P(B)+P(C)=C610C620+C510C110C620+C410C210C620=12180C620,又AD=A,BD=B,所以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