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抓重点带动、破难点创新,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建会建制工作第一篇:远安:抓重点带动、破难点创新,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建会建制工作XX县区工会组织“建会建制”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XX市总工会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普遍”的工作要求,针对非公企业建会难、建制难的问题,积极争取党政支持,突出建会重点,突破建制难点,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建会、建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县非公企业组建工会170家,涵盖单位209个,占全县非公企业数的98%,已建会非公企业职代会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建制率均达到100%。一、争取党政支持,着力优化建会建制工作环境我们坚持工作想在前、思路谋在前、落实走在前,牢牢抓住领导机制、联动机制和检查督办机制建设,着力优化建会建制工作环境,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党委重视,政府支持。近年来,我们把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带工建”工作的意见》、《XX县区工会基层组织设置方案》、《XX县区非公有制企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方案》和《中共XX县区委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和建立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开展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并纳入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强化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形成了切合远安实际的组建途径和推进措施。(二)部门联动,合力推进。坚持和完善三方协商会议制度,不断加强与县纪委、县委组织部、人社局和工商联等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及时研究解决非公企业工会组建、会员发展、第1页共5页职代会建设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非公企业建会建制情况及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劳动关系和谐示范企业评选的重要条件;把工会组建率、职工入会率和职代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建制率纳入党建总体规划和对基层党组织的目标考核之中,实行党建、工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表彰,切实增强了落实建会建制工作任务的执行力。(三)强力督办,狠抓落实。20XX年,县委专门下发了《XX县区工会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细则》,成立了由县委督察中心XX县区总工会组成的督查工作专班,采取自查与抽查、日常巡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各乡镇及其所辖非公企业,分别对各乡镇落实建会建制工作任务的情况和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办。一年来,督察工作专班不断加强检查督办力度,共开展日常巡查15次,抽查非公企业42家,并将年终考核结果计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党委政府综合目标考核总分,有力保证了我县建会建制年度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二、突出建会重点,有效实现“三个覆盖”的建会目标去年以来,我们在总结“双措并举、二次覆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三个覆盖”(单位覆盖、行业覆盖、区域覆盖)的建会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覆盖面和职工入会率进一步提高。(一)突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实现“单位覆盖”。我们始终坚持“抓大带小”的建会方法,在各类非公企业中广泛开展“集中建会行动”。一方面,针对非公企业的差异,深入开展“进百家企业、访千名职工”活动,积极约谈大型非公企业业主,争取业主对工会工作支持,实行集中“推”建。另一方面,把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有影响的企业作为“抓大”的对象,力求做到抓一家建一家、建一家活一家;并把视野拓宽到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相对集中的村或社区,作为“带小”的对象,依托7个乡镇、102个村实行分类“组”建。到20XX年,全县新建基层工会组织437家,其中建立非公企业工会组织170家,涵盖单位209个,占全县非公企业数的98%。第2页共5页(二)突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实现“区域覆盖”。近年来,我们针对非公企业点多面广、小型分散的实际,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大力推进工会联合会建设,不断探索完善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了工会组织联合化、工会干部职业化、工会经费委托代管化的“三化”建会模式。工会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