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材料分析】这是一则议论类的材料作文,命题者援引牛顿一段自评语让考生挖掘思考其中内涵。运用层意分析法,第一层应以分号为界,前一部分是说别人眼中的我,后一部分是说自己眼中的自己。显然,后一部分是命题重点与中心所在,具体分析,以“而”为界又是第二层次,前面把自己类比为一个海滨玩耍的小孩,会为一块光滑的卵石或美丽贝壳而沾沾自喜,后面却自谦未发现浩瀚的真理。这又是一道比喻类的材料作文,牛顿把自己的创造发明比喻成一块光滑的卵石或者美丽的贝壳,而把真理比喻成浩瀚的大海,这一方面的确说明真理的浩渺无边,另一方面也表明牛顿的谦虚与博大的胸襟。【选题立意】立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贝壳和卵石的角度看,可以提取“创造发明需要善于发现”“创造发明需要独特眼光”等观点;二是从海洋的角度看,可以提取“真理是无穷无尽的”“学会谦虚”“要敬畏真理”;三是把两者联系起来,可以提取“真理面前要有谦虚的胸怀”“不断提升自我”。【佳作欣赏一】谦虚是一门学问伟人毛泽东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第1页共16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里有言。“满招损,谦得益。”科学巨匠牛顿曾说。“科学的大海无边无际,而我只是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儿,幸运地拾到几只贝壳而已。”古往今来,经过历史沉淀后的名人名言,无不透露着哲理和智慧的光芒,散发着卓识与睿智的芬芳。咀嚼着这些字字句句,不难发现他们都在强调着同一点,那就是——谦虚。人们常说。“饱满的稻穗总是谦虚地低下头,而还未成熟的稻子却总是将头抬得高高的。”谦虚是饱满者朴实的品质,反衬空虚者的狂妄。越博学多才的人越懂得谦虚,因为谦虚使他们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超越现状,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而骄傲的人恰恰只顾眼前,满足于一时的成绩,居功自傲,不思进取。他们永远也看不见脚下的路,因为他们从不肯低下那高贵的头颅,从不屑于长久地思索:自己的脚步是否依然在前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是因为有了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才达到人生的光辉顶点的。中国有句古话:“学海无涯”。面对大千的世界,知识的宝山,惟有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才能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不掉队,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要有勇气像竺可桢老人那样说出“我知道得太少”。只有这样,才能在求知的崎岖道路上奋然前行。半瓢水总是左摇右晃,空稻穗总是趾高气扬。人亦如此,大腹便便却无真才实学,终是酒囊饭袋;“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真正的气度自然流露于言谈举止之间。有了谦虚,才有了居里夫人的不断探索;有了谦虚,才有了周恩来大有大无的不朽佳话。没有谦虚,夜郎只能落得个自大亡国的下场;没有谦虚,爱迪生在无数成功之后终究不再有更好的创造;学会谦虚,我们才会拥有一个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谦虚,我们才会拥有不断进步的源泉。的确,谦虚是一门学问,是做学问的学问,也是做人的学问,更是生活的学问。让我们的人生从谦虚开始吧。第2页共16页点评这是一篇观点集中的典型议论文,作者开篇就引用古今中外名言警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中心观点——谦虚,开篇展示考生视野开阔,观点提出也别具匠心。然后引用民谚证明谦虚重要性,再从正反角度剖析谦虚与骄傲的利弊关系,最后又运用铺排析例的方式展示古今中外名人谦虚成就了一番事业。【佳作欣赏二】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之源的地位""当你在成绩面前、当你成功的时候,一定要谦虚谨慎、谦恭待人、放低自己而不是骄傲自满、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