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断脐循证研究自然分娩的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自然分娩模式--问题与对策(1)睡过早的入院—基于社区,临产评估制度化(门诊,急诊,产科入院前评估区域)机械教条,没有思索、缺乏支持的产程管理顺转剖指征不明;(新版产程图(管理原则)应用)(2)忍痛:不提倡药物镇痛原则(支持性护理,充足饮食、沐浴、卫生间)(3)重点:慢临盆(推荐俯卧位);等待娩肩原则;等待晚断脐;尽快制度化常规化!自然分娩少干涉原则:自然分娩少干涉原则:●持续的胎监、过多的阴检、人工破膜、缩宫素、液、吸氧、麻醉、会阴侧切、过早的娩胎盘、常规的手探宫腔、常规检查宫颈●过早的牵拉胎肩(没有等待的娩肩)●坚决禁止加腹压!!!主要内容等待晚断脐一个被忘记的事实: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分娩(不会断脐的)!早断脐对新生动物的生存构成威胁!早在1801年,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1731-1802)就提出应等待新生儿呼吸建立并且脐带的搏动停止后再断脐。“anotherthingveryinjurioustothechild,isthetyingandcuttingofthenavel-stringtoosoon;whichshouldalwaysbeleftuntilthechildhasnotonlyrepeartedlybreathedbutuntilallpulsationinthecordceases.”早断脐害死动物1959年,动物学家马哈菲和罗斯代尔报道,“新生动物抽搐综合症只发生在哪些由人类接产的马驹子中而通常人类是早断脐的。哪些死亡的马驹解剖发现,肺部没有充气,很快沉到水里。认为早断脐导致了肺部没有充足的血液循环,而呼吸根本没有建立。晚断脐:适合于全部新生儿早产儿足月儿剖宫产窒息儿抢救!(除外:胎盘早剥)循证依据(一)早产儿●目前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支持在健康新生儿晚断脐。对于早产儿晚断脐,认为减少早产儿需要进行输血和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有更少的晚发性感染、更少应用呼吸机更少肺部并发症(二)足月儿●在足月新生儿,延迟断脐2-3分钟或更长并没有增加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新生儿三个月和六个月血红蛋白水平和叶酸水平均高于早断脐组。(三)剖宫产晚断脐母亲侧卧30度●不得高举新生儿过腹部(虹吸现象)●置于腹部一侧处理●先吸痰清理呼吸道●脐搏动停止或至少呼吸平稳后断脐●张小茹,常乃秀剖腹产术中胎儿先吸痰后断脐的意义[齐鲁护理杂志,1998,4(5):26.●[6]史骁梁,陈雅飞,凌勇.剂宫产延迟断脐新生儿获得胎盘血液灌输的相关研究[J].现代如产进展,2006,15(9):699-700.(四)窒息抢救中晚断脐的意义在抢救复苏时保留脐带循环,可获得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血液供应,一个预防脑瘫的有效途径凡产妇分娩艰难,劳伤胎气,多有儿虽脱胞而乏力垂危或已死者,切不可便断脐带,当急用大纸捻蘸香油,于脐带上往来烧之断之,取其阳气以续胎元,俄顷,儿得啼声,即已活矣。凡见此者,若以刀断脐带,则母子皆多难保。●《景岳全书》中国中医出版社,主编李志庸,1999年,第1版,儿初生,卷四十来自祖国医学的证据●在廖伟强[4]相关研究中表明,晚断脐对于抢救新生儿窒息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意义,延迟断脐可以使得胎儿获得更多胎盘血的灌注,增加抢救成功几率,同时对于新生儿后遗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早断脐组●[4]廖伟强,杨峻,伊月娥.延迟断脐对新生重度窄息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9,9(10):30-31.1脐带绕颈时娩胎儿的方法——保留脐循环循证依据:晚断脐与第三产程:产后出血●国际助产联盟和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在2003年有关预防产后出血措施的联合声明中,把等待脐带搏动停止后断脐,归于“主动的第三产程处理”的有效14措施之一,认为是可惟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于一个没有合并出血的简单的分娩,不提倡采用加速胎盘娩出(早于传统的30~45min)的干预。古梅泽格鲁博士:过早牵拉脐带无效●大约有半的妈妈接受了所谓的全套措施,包括控制性脐带牵引。其他女性只经由重力和母亲推动分娩。两组女性分娩后都立即注射了催产素。研究表明,平均而言两组失血量儿平相同。研究发现控制性脐带牵引在降低严重失血风险上起效甚微。严重失血是指失血1000毫升或更多。接受了控制性脐带牵引的女性中产后失血的比例为1.9%,相比而言,另一组只接受了简单措施的女性中严重失血比例为2.1%。晚断脐与新生儿自闭症国外学者莫利有关研究表明,过早的结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