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会议的致辞VIP免费

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会议的致辞_第1页
1/8
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会议的致辞_第2页
2/8
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会议的讲话当前是灾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的重要时刻,编制怎样的规划,不仅对灾区城镇和乡村的重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对川西以及甘肃、陕西相关地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是非常顺利的,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进度快,外国人看了都很惊讶;二是热情高。部队官兵、对口支援省份以及当地的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三是保障充足。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要举全国之力,除了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捐款之外,还以每个省市对口支援一个灾区县的重建工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我国历史上所有的大灾发生之后,没有一次是如此有系统地组织全国对灾区进行支援,国内如此,国际上许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四是力量强。领导的力量、规划界的力量都集中到了灾区,优秀的规划师、建筑师、技术人员都纷纷来到灾区,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五是规划先行,强调了要精心编制灾区重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体现了重建工作的科学理性。可以说,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局非常好。但是,除了要充分肯定成绩之外,要摆一摆少数干部和规划师思想上存在的偏差,进一步明确灾后城乡规划编制的一些原则,更一步阐明今后的重建策略。概言之,就是问题、方针、策略。一、问题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灾区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灾后城乡重建规划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灾区的少数基层干部和规划工作人员,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理性不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1、过分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实现一步到位的“高标准”或希望借重建之机“一步脱贫”,忽视了当地资源、产业、环境、生态的承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重建目标落实的阶段性与渐进性。在一些城镇重建规划的第一稿中,几乎都提出灾后重建要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第1页共8页我认为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期望靠灾后重建规划作为主导力量在短时间内实现。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目标不能混淆,灾区三年重建总体规划就是为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而不是其本身。2、过分依赖上级政府财政支持和对口援助,忽视农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现代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更要防止某些片面的舆论宣传过分“吊高”灾区基层干部群众对灾后援助建设的心理预期和依赖思想。通过城乡重建规划的编制与公示也将起到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激励作用。此外,通过创新创业、重建家园先进事迹的宣传来激发士气,切实防止将灾后重建变成规模巨大的“输血工程”。3、过分注重短期内出重建形象和易于管理,过分强调农民住宅和村庄的异地集中安置,忽视了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有些基层干部,平时就喜欢把村庄合并在一起,按照城市的模式来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非常忌讳的。特别是在山区,合并村庄和乡镇会带来农民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利。事实证明,在农村,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难以分离的,农民居住点附近就是耕作的土地,而其周边是生态用地,三者相互是不能分离的。历史上形成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往往对农业生产而言也是最有效率的。此外,村庄、乡、镇、县城这四个层次是相互依托、相互服务、相互支撑的。乡村的大合并、大搬迁、大疏散,都不利于灾后的乡村重建和持续发展。县城和建制镇的主要功能是为周边村庄和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盲目移址重建会因农民办事不方便而损害这种服务功能。山区乡政府所在地的分布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应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地形环境,方便服务三农。除了少数山区村庄因为存在严重次生灾害威胁需要搬迁安置之外,对山区群众普遍实施下山集中安置是不现实的。4、过分强调由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和规格,统一建设农村“抗震房”、“抗震村”,忽视地方文化传统和特色。事实上,经过少数民族世世代代持续地努力,有着“神禹故里”、“千第2页共8页年美城”美誉的XX县区城,以及被誉为“川西钥匙”、“西羌门户”和“成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会议的致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