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什么是蚊媒传染病?•蚊媒传染病:是以蚊子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夏秋季节是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1.中胸背部有一条有白纵条2.后足1~4跗节有基白环,末节全白3.触须末端白色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中华按蚊1.触须具4个白环2.翅前缘脉有2个白斑3.体型较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致倦库蚊1.喙无清楚界限的白环2.各足跗节全部色暗,无淡色环。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带喙库蚊1.喙约中段有一白环2.腹背各节基部有窄的淡黄色横带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流行概况蚊媒传染病的分布与媒介蚊虫的分布区域相同。主要流行区是东南亚热带雨林,南美洲热带雨林,中部非洲,印度洋的部分岛屿。在我国,主要流行区是华南地区和海南岛。蚊媒传染病的流行居有明显季节性。从春天雨季开始,延续至夏未,冬天自然平息。已威胁到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健康安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我市的输入性病例基本是由东南亚地区输入。大部分蚊媒传染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行后,就会形成自然疫源地。随着社会变迁,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蚊媒传染病也在更广宽的地区内传播。居住环境的改善,居民养花草的习惯,蚊蚴孳生地。蚊虫的耐药性不断加强,也使得控制疫情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流行概况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常见蚊媒传染病登革热:由伊蚊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骨、关节疼痛,皮肤潮红,出疹,出血等。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痛,颜面潮红,皮疹,出血,肌肉酸痛等。疟疾:由按蚊传播。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间歇性定时发作等。乙脑: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嗜睡,谵妄,惊厥,抽搐,呼吸衰竭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登革热简介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779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次发现。1873年,Monson最早报告我国厦门曾发生过登革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病在我国曾被称为“红痧”。1978年在我省佛山市首次发现。我国的流行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基孔肯雅热简介•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南部的尼亚拉洲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RossGordona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形容病人因关节疼痛而弯曲的特征体态。•2010年10月1日,万江*社区发生我国首起社区聚集性疫情。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区别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临床症状有五大特征多有三大特征关节痛有痛感更强,持续更久皮疹持续3~4天平均3日,最长逾30日出血现象常见很罕见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明显通常不降肝功能仅少数病例有异常常见ALT、AST、CK升高IgM抗体大约在病后5天出现病后第2天就出现后遗症无有关节痛和关节僵硬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