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诊与临床思维(急诊)龙岗中心医院急诊科凌涛主要内容:一、误诊的原因二、临床思维与误诊三、急诊病人的特点四、急诊医师临床思维流程误诊与临床思维(急诊)一、临床误诊的原因1、病人因素:故意隐瞒、夸大病情;个人文化、语言表达、体验的差异等。导致病因、病史、主诉的模糊性。2、临床因素:症状和体征的模糊性、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的模糊性。3、医生的因素:医生的理论知识与经验;医生的临床思维因素。二、临床思维与误诊1、习惯性思维:2、片面性思维:3、表面性思维:4、静止性思维:5、唯仪器论思维:1、习惯性思维:•先入为主,主观臆断。•有的医生长期接触和处理某种疾病,对这些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种定势。•例如:25岁,女性,因咽痛、咳嗽10天就诊,血常规、胸片正常。初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追问病史:患者曾有卡到鱼刺。转耳鼻喉科检查诊断咽喉异物。•中年男性,因感冒使用左氧3天,头两晚表现为失眠,第三天下午出现兴奋,躁狂,攻击倾向入院。无基础疾病,家族无精神病史,神经系统体查无异常,头部ct无异常,生化检查无异常。神内考虑:脑炎?拟行腰穿检查,因不能配合请ICU会诊。收入ICU,考虑药物性脑病,给予冬眠镇静,补液利尿治疗一天后完全恢复。药品说明书: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以导致颅内压升高和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症状,从而引起震颤、躁动、焦虑、头晕、意识模糊、幻觉、妄想、抑郁、恶梦、失眠,极少数情况还可导致患者产生自杀的念头或行动。2、片面性思维:•以偏概全或知识面过窄。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医学的分工日益精细,在临床医生中逐渐形成了“分科思维”,习惯于以本科的病种概念来分析、判断与处理疾病。会诊追问病史:患者曾在诊所输头哌舒巴坦7天。诊断明确为双硫仑反应。经补液对症治疗好转。85岁男性,喝1两酒后神志不清入院,体查:BP70/40mmHg,心率140次,面色潮红,房颤,既往冠心病史,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肌酶,降钙素原,均正常,头部CT脑萎缩。神内考虑昏迷查因:脑干栓塞?心内科考虑心源性休克?•认识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现象是外在的,可见的,直观的,而本质则是要靠抽象思维来把握的。•72岁男性,既往因腹胀在外院反复就诊2年。有肝炎病史。诊断:肝硬化腹水,心包积液,心动过缓,混合痣,高血压。•本次因痔疮出血来我院就诊。Hb87g,白蛋白39g,肌苷133,腹腔大量积液。3、表面性思维:追问病史有乏力,怕冷,便秘,皮肤脱屑,反复颜面下肢水肿,查体表情淡漠,面色姜黄,懒言少语,心率45/分,完善甲状腺功能,T3、T4明显低下。诊断为:甲状腺腺功能减退。例如:女,46岁。因腹泻2个月余就诊,每日腹泻4~5次,大便呈糊状稀便,无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外院多次就诊,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无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每次均诊断为“慢性肠炎”,服药均无明显效果。要求肠镜检查来我院。心率113次/min。化验T3、T4均升高,最后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疾病都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病理过程,因而,作为对于疾病认识的临床诊断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不能固守初见,一成不变。•50岁女性,室间隔膜部瘤体外循环术后,术后血压多巴胺12ug/kg.min维持在90-100mmHg,2小时后血压进行性下降,桡动脉压40/20mmHg。查心包引流350ml,Hb11.2。彩超未见心包填塞。考虑低心排综合征,予快速补液,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无效,加用肾上腺素,米力农,停去甲,多巴胺仍然血压不升。4、静止性思维改变思路:输白蛋白,输血。行picco监测示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523偏低,外周血管阻力低。输血后血压逐步稳定。再次查Hb7.5。证明为失血性休克。第二天出现解黑便数次,考虑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5、唯仪器论思维:•过份夸大和依赖仪器的检测功能,过高的评价所谓的特异性检查,甚至代替临床思维的现象。•65岁男性,咳嗽气促1周外院转入。2月前右股骨骨折手术。查:T38.2℃,P102次,R22次,BP108/65mmHg,肺部未闻及啰音,右下肢轻度浮肿。肺部CT平扫提示右下肺模糊斑片影,D二聚体正常。诊断肺炎。三、急诊病人的特点•病人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突发性,起病急,涉及疾病谱广泛•无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