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德国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研究VIP免费

德国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研究_第1页
1/18
德国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研究_第2页
2/18
德国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研究_第3页
3/1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德国土地开发整理管理讨论 德国的土地整理起源于中世纪,到 19 世纪初就已见诸于法律条文之中。随着历史的进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内容也不断增加,截止至今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世纪至 1900 年,土地整理的目的主要是小块并大块,以改善农业的生产经营条件。本世纪初(严格讲是 30 年代)起,高速公路的开筑及其公共建设事业的进展,需要通过土地整理来准备土地,同时又要通过土地整理使被大型工程建设打乱了的地块规则化。 70 年代(1972 年明确提出)又增加了自然保护和景观保护的内容。通过土地整理,改善经济条件、居住条件、保护环境、保护景观,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提高农业产量已不是土地整理的目的。 由此,土地整理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过去的一个村进展到一个乡,到了 60~70 年代已经涉及到几个乡,甚至更大范围了。 近些年来,各州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工作,其中包括为数较多的村庄改造,葡萄园的调整以及因水利、能源、交通等大型建设项目而进行的建设用地的整理工作。土地整理工作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是颇为惊人的。据巴伐利亚州介绍,在全州七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 60%的土地经过了土地整理, 18%的土地正在进行整理, 20%的村庄正在进行改造。 1987 年用于土地整理的资金为 3。96 亿马克,占农业投资总数的7%,每公顷土地整理费用约 5000 马克。通过土地整理不仅居住条件、景观条件明显地得到改善,单就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而言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介绍,安斯巴赫地区通过土地整理后,提高了机械耕作效率 34%,减少机修费用 12%。 1 土地整理的法律依据 1953 年,在过去帝国和各公国土地整理法规的基础上,联邦德国颁布了第一部《土地整理法》,这部法规适用于联邦德国。为了使各州有一定的自治余地,该法保留了各州老的法律中有效的规定。但是,近几十年来以下几项因素发生明显的变化: (1) 德国农业结构的改变,农业企业的总数在 1949~1976 年期间减少了 50%; (2) 乡村农民在数量上已是少数,全国占 5。3%,以农业著称的巴伐利亚州也只有7.0%;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 欧洲共同体农产品过剩,农业生产已退到次要地位; (4) 农业用地更多用于其他如道路建设、城镇建设等目的; (5) 农村日益被当成城市等密集区所形成的环境干扰的调节地区和居民的休假去处。 为了适应新的情况,1976 年联邦德国修改了《土地整理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德国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