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颈椎病)的中医护理常规项痹(颈椎病)•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一、护理评估•1、发病史,诱发因素。•2、疼痛部位,程度。•3、评估颈部功能,双上肢感觉和肌力。•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5、辩证:风寒湿证、痰湿阻络、血瘀气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二、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修养环境。•(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注意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环境。•2、注意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3、注意观察头晕、恶心与头痛等情况。•4、注意观察心慌、多梦、烦躁等情况。•5、注意观察四肢乏力(如踩棉花感)等情况。(三)饮食护理•忌寒冷油腻辛辣之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1、风寒湿证:宜食祛风散寒之品。如荷叶粥、苡米粥等。•2、血瘀气滞:食活血化瘀之品。如橙子、刀豆、桃仁等。•3、痰湿阻络:食化痰利湿之品,如大枣、山药、莲子、白萝卜、扁豆、木耳等。•4、肝肾不足:食补益肝肾之品。如瘦肉、黑芝麻、鱼类、核桃、豆制品、蘑菇等。(四)给药护理•1、口服中药时应与西药间隔30min左右。•2、汤药宜热敷。外敷药温热外敷,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药疹发生。•(五)情志护理•病程缠绵,患者常心情抑郁。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五)自我功能锻炼•这套操不需要按摩穴位,每个人均可以很快学会并练习。经常练习可以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无颈椎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准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均匀呼吸,站坐均可•1.左顾右盼: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2.前后点头:•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3.旋肩舒颈:•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4.摇头晃脑: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5.头手相抗:•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6.双手托天:•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穴位按摩手法•以下这些穴位按摩手法,可以在你工作、学习过程中间休整时使用,避免过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造成身体损伤。1.按摩百会: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2.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3.按揉风池:•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4.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5.按压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6.按摩大椎:•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7.对按内、外关:•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8.掐揉合谷:•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9.梳摩头顶:•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动作20~30次。(六)临症护理•1、疼痛: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