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室常见疾病常见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有机磷中毒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一、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休息合理安排生活,避免精神紧张、劳累,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酌情适当活动。2.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少量多餐,忌烟酒。3.掌握各种检查术前、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以便配合。4.备齐抢救药品和物品。三、病情观察1.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及量,必要时送检。2.注意并发症早期症状,如疼痛部位、性质及有无便血等。四、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烟酒。3.遵医嘱按时长期服药。4.指导患者掌握发病的规律性,防止复发和出现并发症。5.定期复查。消化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发热、氮质血症、血象的变化。临床特点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口腔护理,出血期禁食,需每日2次清洁口腔。呕血时应随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无味。2、便血/黑便护理,大便次数频繁,每次便后应擦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以防发生湿疹和褥疮。3、饮食护理,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饮食;出血后3d未解大便患者,慎用泻药。4、使用特殊药物,如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时,应严格掌握滴速,不宜过快,如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二、对症护理出血期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2、烦躁者给予镇静剂,门脉高压出血患者烦躁时慎用镇静剂。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3、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安慰体贴患者的疾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4、污染被服应随时更换,以避免不良刺激。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血浆代用品,大量出血时应及时配血、备血。6、注意保暖。(二)呕血护理1、根据病情让患者侧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误吸。2、行胃管冲洗时,应观察有无新的出血。三、病情观察1、观察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2、在大出血时,每15—30min测脉搏、血压,有条件者使用心电血压监护仪进行监测。3、观察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呕血及便血的色、质、量。4、有头晕、心悸、出冷汗等休克表现,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四、健康指导1、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2、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3、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禁烟、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的食物。5、在好发季节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劳逸结合。6、对一些可诱发或加重溃疡病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的药物应忌用如水杨酸类、利福平、保泰松等。7、定期复查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护理措施1、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疼痛剧烈辗转不安时应注意安全,必要时加用床档,防止坠床。取弯腰屈膝侧卧位,有助于缓解疼痛。2、饮食禁食1-3天,明显腹胀给予有效的胃肠减压;腹胀、腹痛明显减轻时可进流食。恢复期先试验饮水,逐渐给低脂、低蛋白饮食,应少食多餐,忌高脂饮食。二、病情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变化,如出现脉速、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应及时协助处理。1、注意腹痛部位、性质、有无腹膜刺激征,警惕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生。2、注意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3、观察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护理措施三、健康教育1、及时治疗胆道疾病、肠道寄生虫病等与胰腺炎发病有关的疾病。2、注意饮食卫生,禁酒,禁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防疾病复发。肝硬化代偿期;以乏力、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恶心、厌油腻、腹胀、上腹痛及腹泻。2、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的表现:(1)全身症状:疲倦、精神不振、面色黝黑、皮肤干燥、水肿。(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为最常见症状,进食后上腹饱胀。(3)出血倾向和贫血:常出现鼻出血、牙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