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看到的日军总是显得那么二,荧幕上这样的敌人不但侮辱了对手,同时也是对抗战的国共双方的侮辱。今借强人的文章还大家一个真实的日本陆军,也诉说下对国共抗日将士不屈斗争精神的钦佩。最重要的是让大家正视日本和我们自己,让我们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日本,一个怎样的民族。思考自己的弊端和优点,总结战争中我们被激发的潜力和暴露的不足。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一) [ a618 ] 于:2009-08-30 20:51:25 当前有许多热播的影视节目描述战争故事,穿插了许多战斗场面。这些战斗场景是作为全剧亮点编排的,其摄制成本也是高于一般戏份,但实际上多为戏中最大的败笔。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编导人员缺乏最基本的军事及历史常识。 例如《亮剑》的开场戏: 曰军一个联队合击我军李云龙一个团,战斗起始于我军依壕坚守,日军攻击。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剧导开始恶搞。他先让我军参谋人员盛赞日军最高指挥官军事教育 背景,然后让日军未经炮火准备, 甚至还没有设置压制火力,就发动步兵密集队形的冲锋。李团长一声令下,我军长短枪一齐开火,百米开外的日军被打得人仰马翻。类似的场景几乎可以在绝大多数 抗战剧中见到。这是对我军前辈英烈们的污蔑,也是对历史无知的歪曲,因为人们会讲同这么烂的军队打,还搞出八年抗战,我们的父辈可真够无能的。 照这样的打法,冲来百十来个小鬼子根本不够李团填牙缝的,而且这样的冲击搞上三五次,双方兵力对比会反转,介时谁消灭谁都很难讲,这样算来一个联队千余鬼 子敢合击李团简直是军事恶搞。然而所有知道抗战史及我军军史的人都知道, 如果我八路军一个团被日军一个大队(1/3 个联队)缠住就十分危险; 被一个联队合击, 损失过半就是个很好的结局了。为什么会这样? 这与敌我装备、单兵技战术及战术指挥水平有关。 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个主力团应有轻机十挺,重机一至三挺,轻迫一至五门,平射炮(山步炮)一至二门.但是炮弹奇缺, 一般所有口径炮弹总数不会过百。重机枪配弹不会多于六百,轻机枪配弹不会多于五百;而步枪配弹不会多于三十。土八路的团编制从人数上讲比较乱, 少至八百, 多至五仟都称一团。一般主力团都在二千五至三仟左右。但其中许多人的火器太差, 不能算火力; 这些人的作用是分散敌人火力及白刃战。 李云龙团是个军分区主力团,应配轻机九至十二挺;重机一;轻迫一至五门.配发常备弹药大约为主力团之 1/3 至2/3 强。全团总兵力应在一千二至二千左右。 日本驻华派遣军每联队(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