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心内科什么人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1.严重的心跳过慢。2.心脏收缩无力。3.心跳骤停。4.在某些心脏病综合治疗中(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特发性Q—T延长综合征、预防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起搏器还是不可或缺或唯一的治疗手段。心脏起搏定义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cardiacpacing):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或程序刺激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也用于快速的心律失常和治疗。永久性与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埋藏于体内的起搏器为埋藏式起搏器,作为永久性心脏起搏,用于慢性或间歇发作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放在体外的起搏器为体外起搏器,用于临时性起搏,如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过渡或心脏骤停的抢救等等。护理查房病例病情介绍患者:朱亚良女性78岁病案号:303552主诉:反复发作黑蒙、胸闷1年余。入院时间:2018.6.2910:00入院检查:T:36.5,P:℃32次/分,R:18次/分,BP:150/60mmHg,神清,精神欠佳,无头晕、头痛,口唇无紫绀,双下肢无浮肿。入院诊断:1.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冠心病3.高血压病4.2型糖尿病病例资料生活嗜好:不吸烟,不嗜酒。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各项评分:跌倒60分,压疮22分,生活自理60分。病例资料患者近1年来常无明显诱因出现黑蒙症状,持续数秒钟缓解,伴有胸闷、不伴胸闷及晕厥,无头痛,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惊厥抽搐,每年发作10次左右,能自行缓解,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心律失常:窦性停搏或Ⅲ度AVB”。遂收入我科。术前检查术前检查术前检查术后检查术后检查术后检查入院后治疗2018.6.2911:00医嘱予以心电监护,抑酸,调控血压、血糖,病重通知等对症处理。15:45在医务人员陪同下前往导管室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于16:30安返病房,心电监护示: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交替,起搏频率60次/分。7.18:30医嘱予以保肝,护胃,扩张血管等对症处理。7.39:00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于11:25安返病房,心率81次/分,心电监护示:自主心律。医嘱予以抗炎等对症处理。术前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其病情、安置起搏器的意义、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基本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以消除紧张心理。必要时手术前夜给予地西泮辅助睡眠。(2)皮肤准备:一般临时起搏器的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两侧腹股沟,埋藏式起搏器的备皮范围是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备皮时动作轻柔,勿损伤皮肤,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备皮完毕协助病人清洗干净。(3)做好皮试。(4)术前描记12导联的心电图。术后护理(1)平卧或左侧卧位(2)心电监护(3)切口沙袋压迫止血6小时(4)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避免接触磁铁和高频电流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2.潜在并发症:猝死3.焦虑:与心律失常发作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有关5.便秘的可能:与不适应床上排便,活动减少有关6.知识缺乏:与医疗信息来源受限有关P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护理目标:病人活动耐力增强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和日常生活,明确活动受限的原因。2、告诉病人休息的重要性。3、根据病人的心功能分级决定活动量,逐步增进活动量。4、告诉病人可适当活动。护理评价:患者于6.29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无法下床活动,于7.3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第二天可自行下床活动。P2潜在并发症:猝死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无猝死的发生护理措施:1.心电监护,卧床休息,与每小时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随时测量。2.建立静脉通路;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及其他抢救药品,除颤器。3.按医嘱正确给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滴注应缓慢,静滴速度严格按医嘱执行,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的心律、HR、BP、P、R,意识,判断疗效和副作用。4.监测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温度、尿量、意识等有无改变。6.一旦发生室颤,心脏停搏,阿斯等表现,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术。护理评价:患者未发生猝死。P3焦虑:与心律失常发作有关护理目标:患者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