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一体化 (长三角) 共享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红利 2014-12-05 03:16:00 来源:浙江日报(杭州) 日 前,国家海关总署批准长江中上游的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昆明7 个海关参加区域通关一体化,继9 月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五海关率先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之后。至此,长江经济带“十二海关如一关”新格局正式形成。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与人口规模最大、发展回旋空间与潜力最大、一体化发展条件与态势最好、国际化推进需求与能力最强的战略区域,其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通关一体化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基础,将有助于带动各海关打破管理区域界限,通过建立区域通关中心,建构形成统一的申报平台、风险防控平台、专业审单平台和现场作业平台,实现各海关统一的高效执法与无缝的对接服务,实现企业自主选择报关纳税和货物验放地点带来的运营成本降低与国际贸易发展的便利化。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是外贸大省、港航强省,新时期需积极加强长江经济带龙头作用发挥,主动参与区域通关一体化创新,营造更便利、更富吸引力的通关环境,更好共享一体化红利,以有利形成浙江新的竞合发展优势,增强服务长江经济带能力。就此,笔者认为浙江近期需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通关一体化战略认识与内涵拓展。现代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汇集与有机衍生基础上的。区域通关一体化将不仅可加快长江经济带集散、中转、储备、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的便利化,也将带来并促进区内批发、零售、电商、大宗交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期货交割等商流服务的发展,并衍生带来信息、信用、金融、仲裁等现代商务的发展。为此,浙江需从战略高度,立足全省、面向长江经济带,认真研究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战略影响,更好整合发挥浙江区位、港航、市场、外贸等优势,吸引更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到浙江汇聚,并由此培育形成富有区域影响力、国际竞争力的港航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现代贸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加强口岸服务意识改善与水平提升。区域通关一体化将利于外贸企业自主选择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口岸为其提供通关服务。浙江市场化成熟度较高,但包括通关服务在内,离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尚有一定距离。为此,要加强学习借鉴,增强口岸服务意识与水平,进一步优化、简便海关、检验、检疫、工商、公安、边检等口岸大通关流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