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好还是专才好? 目前,关于“通才还是专才”的话题引起热议,一些人认为通才更好,掌握更多的技能,就能突显出个人的优势,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另一些人认为专才更好,当人们只涉足某一方面时,就能更好的精通它,就可能有更多的成就,俗话说“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某一方面技艺的精通,就会有更大的发展,在学业和工作上取得进步,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 但是我认为,一个好的专家应该两种品质都具备,专才不是说只专一门,而是特别专长一门,其它的学科知识同样渊博。通才也能某个领域比较精通。比如说达芬奇,他是世界公认的画家,他也是雕塑家、发明家、医学家等,如果没有其他的学科的参考,他画出的人物也许不会那么栩栩如生 。他的名画《维特鲁威人》展示了人体的完美比例就构建于其几何学和历史知识。爱因斯坦、普朗克这两位21 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都爱好音乐。音乐给这些执着于科学的头脑带来了灵感与快乐。苹果的灵魂人物乔布斯的成功既得益于其对技术的专长又离不开其对艺术的兴趣。 所以我认为专与通并不矛盾,人们可以选择把一方面作为终身事业而刻苦钻研,在其他方面根据兴趣有所涉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临终前曾经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许,重新审视专与通的关系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2002 年全国大专辩论赛预选赛第4 场 正方:中国人民大学 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 反方:北京外国语大学 现代社会更需要专才 一辩立论阶段 正一:大家好!现代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呢?要看他们谁更能促进现代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所谓专才是指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而所谓通才是具有广阔的知识平台,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的人才。简单说来,通才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适应变动的能力强。 好的!谈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首要要求。高度分工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高度整合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首要的突现的要求。社会分工造成了细化,可是如果细化产生的碎片没有能够得到整合,我们去哪里寻找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呢?社会分工每走一步,带来对整合的要求就更高。这个时候不同分工之间是不是需要有沟通?不同学科之间是不是需要有融合呢?那么具有广阔知识平台、丰富知识储备的通才和只具有单项技能、单项知识的专才相比,谁更能在不同分工之间实现沟通?谁更能在不同学科之间完全融合?是通才!因此现代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