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XXXXXXXXXXXXXXXXXX 新农村建设产业规划第一章 概况一、自然情况XXXXXXXXXXXX 地处 xx 高速公路及藉河以北干旱山区,山大沟深,交通极不便利。年平均气温 10.9 度,年光照总长 2098.7 小时,年降水量 507.6 毫米,无霜期 184 天,地貌以黄棉土为主。XXXXXX 为一个完整的行政村,共有 4 个村民小组,计 458 户 2360人,其中劳动力 1120 人,耕地面积 2381.3 亩(其中山地 2181.3 亩、川地 200 亩),现有各种农用车 110 辆,木工车床 150 台。1992 年 XXXXXX 被甘肃省地勘局确定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通过各级组织的努力,有 280 户村民已陆续搬迁至山下新村,受“5.12”汶川地震影响,市、区将其列为灾后重建整村搬迁村。通过一年的努力,截止现在,全村剩余的 153 户村民已全部搬至新村。二、产业进展现状XXXXXX 由于受自然条件及思想观念的制约,至今没有形成具有完整规模的产业,现有的产业比较单一、原始,没有很好的组织,挖掘。至 2024 年底全村共有各种果品面积 亩,这些果品主要用于自给自足,剩余的部分果品用肩挑,车推走向市场,经济效益甚微。有极少数村民的果品质量极佳,但由于数量少吸引不来客商,使得这些果农没有叫价权,果品也卖不上好价钱。早年 XXXXXX 就有“木匠之村”的美称,可以说家家有木匠、人人会木工,凭借这祖传的手艺,近几年 XXXXXX 逐步形成了房屋建筑家居装修、室内外粉刷、家具加工、油漆彩绘等一些产业,另外,在 XXXXXX 桥南建材市场还有 XXXXXX 一支近百人的劳务大军,正是这些劳务产业及劳务大军的出现给原本贫穷落后的 XXXXXX 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到 2024 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 400 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 2000 元。三、基础设施现状XXXXXX 在 2024 年被确定为灾后重建整村搬迁村后,根据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实事求是的总体思路,从新村的选址规划,到工程的施工都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目的的原则,从而形成了现在 XXXXXX 新村的环村道路,进村主干道已全部硬化,户户吃上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生活用电工程全部竣工,家家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砖木或砖混结构的新居,村民正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产业的培植和经济进展的浪潮中。四、社会事业现状XXXXXX 现有完全小学一所,建筑面积 600 平方米,老师 14名,其中一级 1 名,在校学生 218 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现有村级卫生所 1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