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弹力图(TEG)解读一、血栓弹力图定义及发展一、血栓弹力图定义及发展二、二、TEGTEG参数解读参数解读三、输血科血栓弹力图报告单三、输血科血栓弹力图报告单四、临床应用四、临床应用2一、血栓弹力图定义及发展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目前唯一能够整体评价病人凝血状态的检测项目。它通过对凝血过程中血液黏度改变的动态测量,用图形将整个凝血-纤溶的过程完整描绘出来。目前血栓弹力图已在40多个国家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卒中、围术期、创伤救治和成分输血等过程中凝血和纤溶功能的监测。产品种类主要作用普通杯1.评估凝血全貌,判断凝血状态2.指导各种成分输血和相关药物使用3.区分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4.判断凝血酶相关药物的疗效如华法令、比伐卢定、重组VII因子等5.评估血栓几率,预防手术后的血栓发生肝素酶杯1.评估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的疗效2.评估中和肝素后的效果3.指导各种血制品使用血小板杯1.测定各类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2.评估再缺血事件的几率3.评估纤维蛋白原活性激活凝血检测同时启动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途径,提高检测效率功纤检测人工抑制血小板活性,直观评估纤维蛋白原凝血功能血栓弹力图定义及发展卫生行业标准对TEG的要求二、TEG参数解读6血块发展过程样图t●●●●TEG参数解读7R反应时间FIIa生成的纤维蛋白形成凝血因子参数r凝血状况凝血成分低凝高凝功能紊乱R(min)R(min)R(反应时间):时间参数,是从测试开始到2mm开口宽度位置时,所花费的时间。用分钟来表示。这最能反应凝血中凝血酶的状态。抗凝剂和凝血因子的缺乏会延长R(反应时间);而在高凝状态下,R则会缩短。aabbccddTEG弹力图和参数8R凝血时间FIIa生成的纤维蛋白形成凝血旁路血块速率纤维蛋白X-联结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旁路血小板K参数r凝血状况凝血成分低凝高凝功能紊乱R(min)R(min)K(min)(deg)K(min)(deg)K:时间参数,是从R检测完成到20mm开口宽度位置时,血块生长所花费的时间。用分钟来表示。这最能反映血块生长的速度抗凝剂会使得K时间延迟;而提高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会缩短K的时间。如果幅度未能达到20mm,K是无法确定的。α(角度):用于测量纤维蛋白形成和联结成网的速度。这最能反映纤维蛋白原的水平。α和K是相关的,都反映血块形成的速率。与K类似,抗凝剂会使角度变小,而提高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能使角度变大。●●●eeffggbb●aa●TEG弹力图和参数9R凝血时间IIa生成的纤维蛋白形成凝血旁路血块速率纤维蛋白X-联结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旁路血小板K最大血块强度(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血小板(~80%)纤维蛋白原(~20%)MA参数r凝血状况凝血成分低凝高凝功能紊乱R(min)R(min)K(min)(deg)K(min)(deg)MAMAMA(最大振幅):直接反映最大血块的强度。(开口最大时)血块强度中,血小板的贡献约为80%,纤维蛋白的贡献约为20%。因此MA最能反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TEG弹力图和参数10R凝血时间IIa生成的纤维蛋白形成凝血旁路血块速率纤维蛋白X-联结纤维蛋白血小板凝血旁路血小板K最大血块强度(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血小板(~80%)纤维蛋白原(~20%)MA参数r凝血状况凝血成分低凝高凝功能紊乱R(min)R(min)5-10minK(min)(deg)K(min)(deg)53°-72°1-3minMAMA50-70mmCI-3.0–3.0血块稳定性血块强度的减弱纤维溶解30minLY30EPLLY30>7.5%EPL>15%N/A0-7.5%0-15%TEG弹力图之参数111.1.凝血因子激活时间。凝血因子激活时间。2.2.最能显示该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最能显示该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高高&&低低)),即:最能反应凝血中凝血酶的状态。,即:最能反应凝血中凝血酶的状态。抗凝剂抗凝剂((可缓解因子缺失可缓解因子缺失))和凝血因子缺乏会延长和凝血因子缺乏会延长RR((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在高凝状态下,在高凝状态下,RR则会缩则会缩短。短。<5min<5min,显示该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水平高,需要用抗凝药物纠正,显示该患者凝血因子活性水平水平高,需要用抗凝药物纠正..1.1.反映血块的形成速率。以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为主;反映血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