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二、典型的逻辑错误 1、同语反复 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 ■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 循环定义是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 ■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在这个定义中,定义“丈夫”必须用“妻子”这个概念,而定义“妻子”则必须用“丈夫”这个概念,因此,这个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 3、概念不当并列 对概念分类的标准不一致会导致概念不当并列的逻辑错误。例如: ■音乐分为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流行歌曲和民乐等。 ■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在逻辑上犯了哪项错误? A.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者的按国别的,后者的按时代的。 B.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 C.没有说最喜好什么。 D.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A 指出了题干对外国文学作品分类中犯的逻辑错误是标准不一致。B 指出的是如何分类好,不是题干的逻辑错误;C 和D 明显不合适。 4、偷换概念 在同一思维中如果没有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例如: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花灯”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下列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 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以偏概全。 D.倒置因果。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A。 题干中的推理两次提到“著作”,前一个指鲁迅著作的总体,第二个指一部具体的著作《狂人日记》,前后概念不一致,为偷换概念。B、D 显然不合适。选 C 也不妥,因为“以偏概全”类的错误是从个体或部分的特性出发,推广到全体时所犯的推理错误。也许是因为中文表达上有这种特点,很容易出偷换概念的题目 转移论题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否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例如: ■有人向执法人员质疑乱罚款的问题,执法人员说:“罚款本身不是目的,严格执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6、自相矛盾 矛盾律要求对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