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贫血(anemia)MCV:meancorpuscularvolume正细胞性贫血normocyticanemia小细胞性贫血microcyticanemia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anemia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药物影响核苷酸代谢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共同的细胞形态学特征是骨髓中红细胞和髓细胞系出现“巨幼变”。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最常见原因。我国以叶酸缺乏最为常见,维生素B12少见,恶性贫血更少见。定义一、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代谢和功能二、流行病学三、病因和发病机制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诊断和鉴别诊断七、治疗八、预防内容提要叶酸(folicacid)是蝶谷氨酸和具有类似生物活性的相关混合物的总称,属水溶性B族维生素。叶酸性质极不稳定,易被光及热分解,食物中的叶酸经长时间烹煮,可损失50%-90%。叶酸的代谢和功能叶酸在新鲜绿叶蔬菜及水果中含量最多。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叶酸功能•辅酶•功能:分子间一碳基团转移的辅酶,脱氧尿苷酸(dUMP)转变为胸苷酸(dTMP)反应中和嘌呤合成中均需叶酸Cb1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甲基同型半胱氨(甲硫氨酸)四氢叶酸(THF)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亚甲基TH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DNA二氢叶酸(DHF)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叶酸为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供应甲基胸苷肽合成酶S-腺苷甲硫氨酸(SAM)活化(重要的甲基供体)维生素B12代谢•维生素B12又称氰钴胺,亦属水溶性B族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B12•来源:完全依靠食物供给,动物肝、肾、肉、鱼、蛋、乳品类是维生素B12最丰富的来源。维生素B12功能•辅酶•维生素B12依赖性酶反应:•⑴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合成甲硫氨酸,又称甲基同型半胱氨酸,此反应中甲基来源为甲基四氢叶酸;•⑵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将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丁二酰辅酶A。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合成酶(维生素B12;甲基钴胺)甲基同型半胱氨(甲硫氨酸)四氢叶酸(THF)脱氧尿嘧啶核苷酸(dUMP)亚甲基TH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DNA二氢叶酸(DHF)脱氧胸苷三磷酸(dTTP)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叶酸和维生素B12均为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供应甲基胸苷肽合成酶活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重要的甲基供体)可能与营养条件,饮食结构及烹调习惯有关在我国,叶酸缺乏者多见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进食新鲜蔬菜、肉类减少的人群。在欧美,维生素B12缺乏或有内因子抗体者多见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B12缺乏*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利用障碍叶酸缺乏*摄入不足*需求量增加*吸收障碍*利用障碍*排出增加一、叶酸缺乏:叶酸每天的需要量50-200ug,人体内叶酸的总量5-20mg仅能供4个月之用1、摄入不足:膳食不足(疏菜缺乏或过分烹煮)2、需要量增加:①妊娠及哺乳(每天的需要量300-500ug);②婴幼儿生长及青少年发育期;③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感染、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某些皮肤病(皮肤癌、牛皮癣)3、吸收障碍:腹泻(热带性口炎性腹泻)、小肠炎症、肿瘤和空肠手术及某些药物(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柳氮磺吡啶)、乙醇等影响叶酸的吸收4、利用障碍:抗核苷酸合成药物如甲氨蝶呤、甲氧苄啶、氨苯喋啶、氨基喋呤和乙胺嘧啶等均可干扰叶酸的利用;一些先天性酶缺陷(甲基FH4转移酶、N5,N10-甲烯基FH4还原酶、FH2还原酶和亚氨甲基转移酶)5、排出增加:血液透析、酗酒病因二、维生素B12缺乏:每天的需要量1-2ug,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储存量2-5mg,正常人体要耗尽储存需3-4年1、摄入减少:膳食不足(食物中缺乏动物蛋白)2、吸收障碍:维生素B12最常见原因①内因子缺乏,胃部手术(全胃切除,分泌内因子细胞丢失)、恶性贫血(机制不清,常存在内因子抗体)、胃粘膜损伤(腐蚀性或萎缩性)。②胃酸、胃蛋白酶缺乏,③胰蛋白酶缺乏④肠道疾病:小肠细胞过度增殖综合征⑤先天性内因子缺乏或维生素B12吸收障碍⑥药物影响: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二甲双胍、秋水仙碱和苯乙双胍⑦肠道寄生虫(如阔节裂头绦虫病)或细菌大量繁殖可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