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邮票如何修补 唐先生是一名集邮爱好者,这个爱好已经持续了10多年。但因为早年刚开始收集邮票时,不懂得集邮簿本身质量会对里面粘贴的邮票产生影响,购买时忽视了集邮簿的质量,到现在发现原来的一些集邮簿已经发黄。加上自己疏忽,保管不妥,上面粘贴的许多早期的邮票也被染黄了,甚至色彩都发生了变化。 看着自己多年的珍藏受损,唐先生难过之余向本报求助,是否有可以对邮票进行修补的药水,来挽救他的宝贝邮票。 哪些报纸值得收藏 创刊号。每种报纸一般只有一期创刊号,由于它重要又数量有限,因此最有升值的潜力。特别是那些发行时间长,影响大的报纸。《人民日报》创刊号现今可卖到4000元左右。 试刊号。试刊号发行量不多且未公开发行,因而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2000年四川成都举办的拍卖会上,《华西都市报》试刊号以480元成交。 号外。报纸为了报道突发性事件,往往发“号外”。如《人民日报》为报道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而出版的号外,目前已升值数百倍。一份报道美国开始攻打阿富汗的《深圳商报》号外,现行市场价已达 50元。 停刊号。1993年的《七运会报》停刊号,现在的市场价已达 30元。 专刊、特刊。这类专刊出刊期数少,故而收藏价值陡增。 特别报。如 1997年7月 1日香港回归之日,《解放军报》等出版了“金箔报”,《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出版了“丝绸报”等,因其特殊的材质,成为收藏人士竞相追逐的藏品。一张 1997年的《文汇报〃七一特刊》彩色丝绸报卖到5.6万元。 老报纸。越老越稀有越有收藏价值。清代最好,民国早年也可。像《京报》、《申报》、《汉报》等价格很高。 红色报纸。革命根据地发行的报纸,井冈山时期最好,然后是延安。红色报纸加上重要内容就是革命文物。 重大事件报。报道历届党代会、申奥成功、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专题报等,都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收藏硬币 小心猫腻 日前,家住较场口的市民张强向本报反映称,最近,有人自称受收藏品市场老板委托,在他所住的居民小区挨家敲门收购硬币,“几分钱的硬币可以卖到几角甚至几元钱!”随后,记者采访得知,硬分币“收藏热”中有猫腻。 记者调查 收购价格差距极大 张强说,收购者告诉他,收购的硬币集中销售到渝中区某收藏品市场,市场摊主再将硬币加价销出。 记者在该市场了解到,硬币的收购价格差距极大:1981年制的5角硬币收购价为 1.5元,1957年制 1分硬币收购价则达到60元,而硬分币中的“五大天王”的收购价更超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