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VIP免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_第1页
1/7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_第2页
2/7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_第3页
3/7
第12 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说教材 1.课标解读。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从近代抗争史的角度看,它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带来了对封建旧文化的彻底批判,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好了思想准备。(2)从近代探索史的角度看,它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从师夷长技、君主立宪、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发展到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民主与科学;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更加进步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说学情 1.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已经知道中国近代史上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史实。且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而本课是思想上的探索,是以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为主要目标的。特别其背景由于尊孔复古思潮的泛滥,孔子的思想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击破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地位,对孔子的质疑,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必须从他们的层面来分析封建的旧礼教、旧道德、旧观念对人们的束缚,才可以达到学生认知的水平。我认为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其原因是这里的新道德是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即提倡人权、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旧道德主要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我认为这点学生不易理解,须老师正确的引导。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 物和其作品。学会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 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领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的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说课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