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认识“缩、努”等 7 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了解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3•与《卖火柴的小女孩》进行比较,能发现两篇课文的异同点。【课前准备】学习单【教学重点】默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聊心愿,导入新课1•出示月亮图片,谈话:看图猜一猜老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2•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飞上月球,像嫦娥一样,在月亮上散散步,到桂树底下乘乘凉,说不定还能和嫦娥聊聊天呢!那一定会很好。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心愿呢?用上“那一定会很好”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的心愿。2•揭示课题: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它也有着自己美好的心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一一《那一定会很好》。【设计意图】猜心愿激发兴趣,聊心愿导入课题,这样轻松愉快的谈话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进去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通过“心愿”的畅想,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向往一一“那一定会很好”。二、回顾课文,明确学习任务1•教师一边板书课题一边引导:课题上这个“*”告诉我们这是一篇一一略读课文,这学期我们已经学过哪两篇略读课文?(课件出示第 3 课、第 7 课图片)2•谈话:大家之前是怎么学这两篇略读课文的呢?预设:迁移精读课文学到的办法、借助阅读提示学习3•出示阅读提示,教师引导:自己读一读阅读提示,提示中有哪些要求,并用序号标一标。4•学生自读阅读提示、标序号后交流汇报。【设计意图】本课是三年级第三篇略读课文,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通过回顾前两篇课文及略读方法,读一读、标一标本课的阅读提示,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三、初读课文,了解生命历程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并在文中圈出主人公变成的事物。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主人公变成的事物。3•学生自主交流种子生命经历中的 4 次变身,教师相机板贴主人公的卡片。4•同桌互相简单地说一说种子的生命历程。【设计意图】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三年级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快速默读并思考到圈关键词,再按顺序摆一摆卡片,帮助学生搭建了支架,并利用流程图,让课文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四、默读课文,体验美好心愿1•教师引导:主人公经历的一段段历程中,它所变成的事物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