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识别和干预VIP免费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识别和干预_第1页
1/29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识别和干预_第2页
2/29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识别和干预_第3页
3/29
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的识别与干预的识别与干预抑郁障碍的识别与干预一、概念►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又称情感障碍(affectinedisorders),是以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包括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的两个主要临床亚型。►抑郁障碍(depressivedisorders)►双相障碍(BPD)二、临床表现㈠核心症状1.情绪低落体验到情绪低、悲伤。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病人会感到:①绝望:自己前途无望,人生之路走不下去了。②无助:自己的现状无法改变,没人帮得了他。③无用: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2.兴趣缺失对原来感兴趣的活动兴趣明显下降,严重时兴趣丧失,离群索居,不愿见人。3.乐趣丧失患者在生活中很难体验到乐趣,甚至乐趣完全丧失。二、临床表现㈡心理症状群1.焦虑常见①焦虑体验内心不安②躯体症状胸闷、心跳加快、出汗、尿频等③运动性不安2.自责自罪①自责:自己做错了事,都因为自己不好,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②自罪: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罪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二、临床表现3.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是妄想与幻觉多为与抑郁心境相和谐的:如罪恶妄想、无价值妄想、灾难妄想,嘲弄性或责备色彩的幻听等。也有与心境不和谐:被害妄想、没有情感色彩的幻听等。4.认知症状►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认知扭曲:对各种事物均作出悲观的解释㈡心理症状群㈡心理症状群二、临床表现5.自杀观念和行为►50%左右会出现自杀观念►10%-15%死于自杀►偶尔出现“扩大性自杀”㈡心理症状群㈡心理症状群二、临床表现6.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①迟滞►思维迟缓►运动迟缓►抑郁性木僵②激越►思维无条理,反复思考一些没目的的事情,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行为上烦躁不安,紧张激越,有时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但又不知为何烦躁。㈡心理症状群㈡心理症状群二、临床表现7.自知力►相当一部分抑郁障碍病人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伴明显自杀倾向患者往往自知力不完整,或缺乏自知力►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自知力不完整,或缺乏自知力者增高㈡心理症状群㈡心理症状群二、临床表现㈢躯体症状群1.睡眠紊乱►入睡困难最常见►早醒最具特征性2.食欲紊乱►食欲减退发生率70%左右►严重者完全丧失进食欲望►不典型抑郁患者可见食欲亢进二、临床表现㈢躯体症状群3.体重变化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不典型者可能体重增加4.性功能减退主要是性欲望减退或丧失5.精力丧失无精打采、易疲乏6.晨重夜轻“内源性抑郁”的典型表现二、临床表现㈢躯体症状群7.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常见为头痛或全身性疼痛、周身不适、胃肠道功能紊乱、心慌气促、尿频尿急等►患者以此类症状为主诉,长期在综合医院游荡。与疑病症不同的是这类病人只是诉说这些症状,希望得到相应的治疗,但并未因此而产生牢固的疑病联想。三、诊断ICD-10中,抑郁发作不包括发生于双相障碍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发作只包括首次发作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1.抑郁发作必须持续至少2周2.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三、诊断3.抑郁发作的附加症状►心理症状群►躯体症状群4.排除标准►既往无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或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五、干预㈠药物治疗1.药物治疗有效率约60-80%2.常用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含曲林、氟伏沙明►5-HT和NE再摄取抑郁剂(SNRI)文拉法辛►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抑郁剂(NaSSA)米氮平五、治疗㈠药物治疗3.治疗策略►急性期治疗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一般2-4周起效,6-8周无效可换药►巩固期治疗防止症状复燃,至少4-6个月►维持期治疗防止症状复发一般首次发作维持治疗3-4个月,有2次以上的复发者维持治疗至少2-3年。抑郁症是复发性疾病,首次发作的抑郁症,50-85%会有第二次发作,说哟需维持治疗防止复发。㈡心理治疗焦虑障碍的识别与干预一、概念一、概念㈠焦虑一种常见情绪,是人们应对不同情景㈠焦虑一种常见情绪,是人们应对不同情景的保护性反应。表现为:的保护性反应。表现为:►焦虑体验:紧张、不安、害怕惩罚焦虑体验:紧张、不安、害怕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识别和干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