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试行〕教育部2021 年 3 月前言 3弓 I 言 4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51范围 52标准性引用文件 53总体要求 53.1建设目标 63.2建设原那么 63.3建设流程 64主要组成 75根底设施 85.1概述 85.2校园网络 85.3数据中央 95.4校园卡系统 115.5信息化教学环境 125.6信息化育人环境 126信息资源 126.1概述 126.2根底数据 126.3业务数据 136.4数字化教学资源 136.5数字化科研资源 146.6数字化文化资源 156.7信息资源治理效劳 157信息素养 157.1概述 157.2信息素养组成要素 167.3信息素养培养方式 178应用效劳 178.1概述 178.2根底应用效劳 188.3业务应用 188.4人机交互界面 198.5决策支持 199网络平安 209.1概述 209.2根底设施平安 209.3信息系统平安 219.4信息终端平安 219.5数据平安 229.6内容平安 229.7平安治理 2210保证体系 2310.1 概述 2310.2 组织机构 2410.3 人员队伍 2410.4 规章制度 2410.5 标准标准 2410.6 经费保证 2510.7 运维效劳 2510.8 评价体系 25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提出并归口治理.本标准起草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 京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教育治理信息中央.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念龙、杜婧、马严、杨宗凯、郑莉、陈文智、张闯、郭煜、吴砥、窦天芳、 常志华、李建聪、张小平、杨家海、佟秋利、曾德华、李绯、刘乃嘉、张慧琳、石凌、陈晨、韩丽风、 杨慧、曾晓牧、朱莎、钱冬明、陈怀楚、朱晓瑛、徐世东、尹世学、王振华、王臻、谢素萍、刘聪、 云霞、陈敏、饶景阳、胡燕、吴战杰、吴晨、钟晓流、徐建、李海霞、宋述强.本标准旨在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1 — 2022 年〕?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 2.0 开展中,应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开展和积极开展“互联网+教育〞的发 展需求,结合高等学校信息化开展实际,以标准标准促进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开展,指导 全国各高等学校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改善学校办 学条件,营造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效劳、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提升教 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效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