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护理查房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苏甜甜•基底节区出血•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两个最常见部位。典型可见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偏盲等),大量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也可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出现血性CSF,直接穿破皮质者不常见。疾病病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血友病、会细胞增多证和镰状细胞病等),以及脑淀粉样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脑动脉炎、硬膜静脉窦血栓形成、夹层动脉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梗死后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好发部位•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其特别的好发部位,据大宗病例统计,•55%在壳核(外囊)区,•15%在脑叶皮层下白质内,•10%在丘脑,•10%中桥脑,•10%在小脑半球。•而发生于延髓或中脑者极为少见。病理生理•壳核和丘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两个最常见部位,它们被内囊后肢所分隔,下行运动纤维、深行感觉纤维以及视辐射穿行其中外侧(壳核)或内侧(丘脑)扩张血肿压迫这些纤维产生对侧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出血量少时,血肿可以自行吸收消散,症状逐渐缓解。症状体征•典型可见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偏盲等),大量出血可出现意识障碍,也可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出现血性CSF,直接穿破皮质者不常见。•①壳核出血:主要是豆纹动脉外侧支破裂,通常引起对侧肢体运动功能缺损,持续性同向性偏盲,可出现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不能,主侧半球可有失语;•②丘脑出血:由丘脑膝状体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破裂所致,产生较明显感觉障碍,短暂的同向性偏盲;出血灶压迫皮质语言中枢可产生失语症,丘脑局灶性出血可出现独立的失语综合征,预后好;丘脑出血特点是:上下肢瘫痪均等,深感觉突出;大量出血使中脑上视中枢受损,眼球向下偏斜,如凝视鼻尖;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出血波及丘脑下部或破入第三脑室则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出现去皮质强直等;累及丘脑底核或纹状体可见偏身舞蹈-投掷样运动;如出血量大使壳核和丘脑均受累,难以区分出血起始部位,称为基底节区出血;•③尾状核头出血:较少见,表现头痛、呕吐及轻度脑膜刺激征,无明显瘫痪,颇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时可见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临床常易忽略,偶因头痛在CT检查时发现。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而出血尚未引起原发或继发的致命损害时才有价值。1、患者简介2、病情介绍3、护理评估4、护理诊断5、护理目标6、护理措施7、护理评价8、健康教育病历介绍•姓名:肖宽兴•住院号:15029294•床号:17床•性别:男•年龄:64岁•诊断:•①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②2型糖尿病•病员,男性,64岁,于2015年11月18日22:35因“头晕头痛、左侧肢体乏力1+小时”入院,入院查体病员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3cm,对光反射均灵敏,病员左侧上肢肢体肌力I级,左下肢肢体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减弱,浅感觉减弱。右侧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予持续吸氧3-8L/min,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护示SPO2为97%。测指尖血为17.6mmol/L.予静脉推注尖吻蝮蛇血凝酶2u,以控制脑出血量,静脉输入奥美拉唑钠、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保护胃肠粘膜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急抽血送检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予脑外科护理常规,1级护理,禁食q1h测BP波动于108-152/70-108mmHg,p波动于68-88次/分,R18-24次/分。观察神智瞳孔。病员跌倒/坠床评分为3分,braden评分为15分,barther指数评分为30,疼痛评分为3分病员于11月19日09:04停禁食改为糖尿病饮食,测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于20:00测餐后血糖示22.3mmol/L,报告医生予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12u治疗1小时后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