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TP方面的预防和治疗医务科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英文缩写是AIDS。即获得性免疫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法治愈,病死率极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CD4+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通过血液和体液进入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从而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归为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哪些途径不传播?怎样预防通过血液传播?远离毒品。(静脉吸毒者在共用没有经过消毒的注射器吸毒时,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可通过注射器从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必须输血和注射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诊所打针、拔牙、打耳洞、针灸等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胡刀等。如何预防经性途径传播?树立健康的性观念,不随便与人发生性关系谨慎性行为,经量减少性伴侣杜绝无保护性行为尽早治疗并治愈性病怎样预防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阻断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应用抗病毒治疗药物提供适宜的安全助产服务提供科学的婴儿喂养咨询指导为新生儿童提供随访和检测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和预防※预防机会性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抗病毒,通过重建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的目的。但由于抗病毒治疗的复杂性及费用等方面的原因,会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接受抗病毒治疗。※与复杂且成本较高的抗病毒治疗相比,很多机会性感染可以使用相对简单、便宜的药物进行有效的预防或治疗,其中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CD4细胞检测一旦发现确定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后即刻检测,评估病情进展,确定开始应用抗病毒药物时间每三个月进行一次CD4细胞检测至分娩(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各查一次)产后4-6周再进行一次根据需要增加检测。感染孕产妇相关检测病毒载量的测定整个孕期至少进行一次应每月一次检测血常规、尿常规每三个月进行肝、肾功能等检测密切关注耐药性及药物副作用HIV感染孕产妇孕产期干预要点※孕早期及早发现HIV感染孕产妇,进行咨询、尽早HIV检测感染孕产妇监测(症状及体征、CD4、血常规、肝肾功能),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知情选择妊娠结局※孕中期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和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要用的抗病毒药物孕产妇监测评价,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尽早服药孕产妇监测,预防机会性感染※孕晚期孕产期继续保健和监测,预防孕期合并症、并发症指导HIV感染孕产妇继续或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制定分娩计划,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分娩期提供安全助产服务,医疗和职业暴露防护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避免侧切、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助产等操作避免紧急剖宫产,必要时选择择期剖宫产HIV-VL<1000拷贝/ml或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者不主张行剖宫产术评估、建议人工喂养指导喂养如母乳喂养,坚持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产褥期指导产妇服药安全处理HIV感染产妇的恶露和排泄物建议正确和坚持使用安全套选择喂养方式,选择人工喂养的母亲要注意回奶问题乳房的护理:预防和处理乳头疼痛、乳头皲裂、乳房肿胀、乳腺炎、乳腺脓肿小结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要点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非意愿妊娠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治疗为感染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关爱和支持梅毒的母婴传播途径在妊娠的任何阶段,梅毒螺旋体均可通过胎盘传染未经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早期梅毒的母亲发生流产、死产、胎儿先天性梅毒或新生儿死亡率高于晚期梅毒的母亲影响梅毒母婴传播的因素未经治疗的孕妇和感染梅毒的时间有关-未经治疗的一期、二期梅毒母婴传播机会超过80%-早期潜伏梅毒的传播机会较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