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检分诊流行病学调查主讲人:主讲人:预检分诊的概念传染病预检分诊是为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交叉感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预检的方法对前来就诊的每位病人,都要主动的询问答话,询问病人的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询问的方法与步骤您好,请问您有需要我帮助的吗?1、首先要结合病人的年龄,职业,有什么临床表现。2、询问病人来自何地、哪里不舒服、想就诊哪个科室。3、病人是否发热,身体哪个部位不好。4、假如是传染病患者,要按照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做好病人和自我防护。5、测体温,同时做好相关问题的记录。6、引导病人到需要去的科室进行就诊。流行病学调查的定义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通过这些研究将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调查方法流行病学从“描述”与“分析”两方面来体现它的归纳性。在描述中注重分析,在分析中贯穿描述。分析性描述即人们常说的描述流行病学,是将所得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以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疾病、健康或卫生事件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示出来。其方法既基础又灵活。主要用于疾病预防和控制。是指按照设计好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查的方法搜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亦称横断面调查或现患病率调查。调查的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从而发现高危人群及防治的重点疾病,为我们诊治、引导提供依据。2、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3、为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效的价值信息。4、为疾病的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描述流行病学的种类1、普查: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做的调查。2、抽样调查: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可能性。疾病的含义定义: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是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如“感冒、风寒、传染病”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做“疾”。疾病的含义“病”再看这个病字,病字里面是个“丙”。在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在五脏里面,丙又代表心,所以,另外,心火,就是被压抑的情绪,就是失调的七情六欲,比如“悲伤、忧虑、恐惧、愤怒……”这些都是人的七情六欲。传染病定义: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特点: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传染病传播条件: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散发: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在某一时期内,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超过了历年同期的发病水平;大流行: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传播、蔓延,超过了一般的流行强度;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众多的同一种疾病的病人。地方性:是指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其中间宿主,受地理条件,气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虫媒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季节性:指传染病的发病率,在年度内有季节性升高。此与温度、湿度的改变有关。传播途径空气传染:直径通常为5微米,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藉由呼吸系统感染。飞沫传染:许多感染原的主要传播途径,藉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