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 ( 含答案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 共 30 分1、表面质量对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配合性质的影响很大。2、在安排切削加工工序时 , 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基准先行、先粗后精, 先主后次 ,先面后孔。4、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和经验估计法。5、工艺基准包括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四种。6、若零件上几个待加工表面用几把刀具同时进行加工, 则将这种工步称为复合工步。7、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有 _刀尖轨迹法、仿形法、展成法和成形法。8、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经济性和可行性。9、根据基准的作用不同 , 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10、在起始工序中 , 只能选择未加工的毛坯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这种基准称为粗基准。11、一般机械加工的顺序是: 先加工粗基准、粗加工主要面、精加工主要面、光整加工。13、基准重合原则是尽可能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以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14、工序尺寸公差一般取入体方向标注, 毛坯尺寸公差一般取双向标注。. . . . 15、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 , 尺寸 , 相对位置和 _性质_等, 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16、零件的加工质量是由表面的几何特性和表面物理力学性能两方面决定的二、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并将正确的填在题后的括号 , 共 20 分1. 精基准是用下列哪一种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的?(A A已加工表面 B 未加工表面 C 精度最高的表面 D 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2. 在车床两顶尖上装夹车削光轴, 加工后经检验发现中间直径偏小, 两端直径偏大,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两顶尖处刚度不足 B 刀具刚度不足 C 工件刚度不足 D 刀尖高度位置不准确3. 选取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A A上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B 本道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C 上道工序的加工尺寸D 本道工序的加工尺寸4. 批量是指 (A A每批投入制造的零件数 B 每年投入制造的零件数C 一个工人一年加工的零件数D 在一个产品中的零件数5.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的基本单元是(B . . . . A工步 B 工序 C 安装 D 走刀6. 对于一个平面加工尺寸 , 如果上道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 amax,最小值为 H amin, 本工序的尺寸最大值为H b max, 最小值为 H bmin, 那么 , 本工序的最大加工余量Z max= (B A H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