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喂养指南早产儿喂养指南新生儿主任医师新生儿主任医师施元美施元美引言足够的营养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和健康的必要条件。营养方案首选肠内营养,早期肠外营养也非常重要,是肠内营养的补充。极低体重儿喂养的首要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全肠内营养,维持最好的生长和营养状态,并避免喂养速度过快导致的不良并发症。引言引言加拿大加拿大McMasterMcMaster大学的多学科工作组开展了结构化文献查阅,大学的多学科工作组开展了结构化文献查阅,严格提出循证依据,提交给更多新生儿科医生商讨,最终形成严格提出循证依据,提交给更多新生儿科医生商讨,最终形成了本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建议。我们尽可能按照循证医了本文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建议。我们尽可能按照循证医学中心的标准标注出了证据级别学中心的标准标注出了证据级别(LOE)(LOE),证据级别分类如下:,证据级别分类如下:1a1a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RCT)(RCT)的系统评价的系统评价1b1b置信区间较窄的单个随机对照研究置信区间较窄的单个随机对照研究2a2a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2b2b单个的队列研究或低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单个的队列研究或低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3a3a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3b3b单个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个的病例对照研究44病例系列报道,低质量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报道,低质量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55专家意见专家意见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建议建议出生体重出生体重<1000g<1000g的早产儿喂养目标是生后的早产儿喂养目标是生后22周内达周内达到全胃肠内喂养到全胃肠内喂养((~~150-180ml/kg/d)150-180ml/kg/d),,1000-1500g1000-1500g早产早产儿目标是生后儿目标是生后11周内达到全胃肠内喂养。个别早产儿特别周内达到全胃肠内喂养。个别早产儿特别是是1000g1000g以下早产儿不能耐受大量肠内喂养,因此本目标以下早产儿不能耐受大量肠内喂养,因此本目标需要个体化评估。需要个体化评估。依据依据较快达到全胃肠内喂养可以尽快拔除血管内置管、减较快达到全胃肠内喂养可以尽快拔除血管内置管、减少败血症发生、减少其他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少败血症发生、减少其他导管相关的并发症(LOE2b)(LOE2b)。标。标准化喂养方案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生后准化喂养方案可以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预后。生后11周内周内达到全胃肠内喂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一项随机对照研达到全胃肠内喂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喂养量达到究中,喂养量达到170ml/kg/d170ml/kg/d的中位时间是生后的中位时间是生后77天,而天,而且并不增加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且并不增加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喂奶频次喂奶频次建议建议建议建议1250g1250g以上早产儿每以上早产儿每33小时喂奶一次。小时喂奶一次。1250g1250g以以下早产儿尚无足够证据决定选择每隔下早产儿尚无足够证据决定选择每隔33小时喂奶还是每隔小时喂奶还是每隔22小时喂奶。小时喂奶。依据依据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9292名出生体重名出生体重<1750g<1750g的新的新生儿随机分为隔生儿随机分为隔33小时喂养组和隔小时喂养组和隔22小时喂养组,两组间喂小时喂养组,两组间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养不耐受、呼吸暂停、低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NEC)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隔生率无统计学差异,隔33小时喂养组花在喂奶上的时间少于小时喂养组花在喂奶上的时间少于隔隔22小时喂养组小时喂养组(LOE2b)(LOE2b)。另外两个回顾性研究得出的结。另外两个回顾性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反,一项研究认为隔论相反,一项研究认为隔33小时喂养和隔小时喂养和隔22小时喂养效果相小时喂养效果相似,另一项研究认为隔似,另一项研究认为隔22小时喂养更有益处。小时喂养更有益处。非营养性喂养:开始时间、喂养非营养性喂养:开始时间、喂养量、持续时间量、持续时间建议建议非营养性喂养定义为最小喂养量非营养性喂养定义为最小喂养量(10-15ml/kg/d)(10-15ml/kg/d)。建议生后。建议生后2424小时内开小时内开始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