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械 能 及 其 守 恒 定 律 》 总 结一、夯实基础知识1. 深刻理解功的概念A.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三种:⑴按照定义求功。即:W=Fscos θ 。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恒力做功大小只与F、S、θ 这三个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还受其它力,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形式等因素无关。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⑵用动能定理W= Δ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⑶利用功率求功:此方法主要用于在发动机功率保持恒定的条件下,求牵引力做的功。 若机车保持发动机输出功率恒定不变,机车在加速过程中,速度v 不断增大,由P=Fv ,可知发动机牵引力逐渐减小。因此求机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实际上是求变力的功,一般不能用定义式求解,而可用功率定义式求解即:W=Pt. B. 有关功的正负及判断方法⑴功有正负,但其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亦即功是标量)也不表示大小,而仅表示做功的效果。如人在推车前进过程中,人对车的推力是一个动力,对车做正功; 而地面对车的摩擦力起阻碍运动的作用效果,对车做负功。由于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合力的功等于其各分力分别做功的代数和。⑵如何判断力F 做功的正负。①利用功的定义式②利用力F 与物体速度v 之间的夹角的情况来判断,设其夹角为θ,则:当20时 F 做正功,当2 时 F 不做功,当2时 F 做负功。③根据物体的能量变化来判断,例如,物体的动能增加,则合外力必定对其做正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则说明重力对它做负功。 C .变力的功: 一类是与势能相关联的力,比如重力、弹簧的弹力等,它们的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这类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势能减少; 物体克服这类力做功,物体势能增加。因此,可以根据势能的变化求对应变力做的功。另一类如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在曲线运动或往复运动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也可以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的功。D. 了解常见力做功的特点: ①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 有关: W= mgh ,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 W>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则重力做负功。②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