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U常见镇静药物学习基地学生:郭荣带教老师:韩芙蓉日期:2015.04.222目录ICU患者镇静的目的和意义1镇静的评价系统2ICU常见镇静药物3镇静药品学习小结43第一部分ICU患者镇静药物使用的目的和意义4第一部分ICU患者镇静药物使用的目的和意义ICU患者1.自身严重疾病的影响:患者因为病重而难以自理,各种有创诊治操作,自身伤病的疼痛。2.环境因素:患者被约束于床上,灯光长明,昼夜不分,各种噪音,睡眠剥夺,邻床患者的抢救或去世等。4.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对疾病预后的担心,死亡的恐惧,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心等。3.隐匿性疼痛:气管插管及其它各种插管,长时间卧床。5第一部分ICU患者镇静药物使用的目的和意义ICU患者镇静的指征疼痛原发疾病、各种监测治疗手段和长时间卧床制动及气管插管等疼痛的诱发因素可以导致机体应激,睡眠不足和代谢改变,进而出现疲劳和定向力障碍,导致心动过速、组织耗氧增加、凝血功能异常、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增加等焦虑原因:噪音,灯光刺激,室温过高或过低;对自己疾病和生命的担忧;频繁的监测、治疗,被迫更换体位;各种疼痛;原发疾病本身的损害;对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不了解与恐惧;对家人和亲朋的思念等。焦虑的躯体症状(如心慌、出汗)和紧张感。躁动伴有不停动作的易激惹状态,或者说是一种伴随着挣扎动作的极度焦虑状态。原因依次为:疼痛、失眠、经鼻或经口腔的各种插管、失去支配自身能力的恐惧感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各种管道限制活动。导致患者与呼吸机对抗,耗氧量增加,意外拔除身上各种装置和导管,甚至危及生命。6第一部分ICU患者镇静药物使用的目的和意义ICU患者镇静的指征谵妄因焦虑、麻醉、代谢异常、缺氧、循环不稳定或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引起的一过性的意识混乱状态。且长时间置身于陌生而嘈杂的ICU环境会加重谵妄的症状;表现为精神状态突然改变或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紊乱和意识状态改变,伴有或不伴有躁动状态;睡眠清醒周期失衡或昼夜睡眠周期颠倒。睡眠障碍失眠、过度睡眠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等睡眠障碍可能会延缓组织修复、降低细胞免疫功能。失眠或睡眠被打扰在ICU极为常见。持续噪音(来自仪器的报警,工作人员和设备等)、灯光刺激,频繁的测量生命体征、查体,被迫更换体位;疾病本身的损害以及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担心和不了解等。7第一部分ICU患者镇静药物使用的目的和意义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11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患者对其在ICU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帮助和改善患者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患者对其在ICU治疗期间病痛的记忆22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防止患者的无意识行为(例如挣扎)干扰治疗,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躁动甚至谵妄,防止患者的无意识行为(例如挣扎)干扰治疗,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33降低患者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使得机体组织氧耗的需求变化尽可能适应受到损害的氧输送状态,并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降低患者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使得机体组织氧耗的需求变化尽可能适应受到损害的氧输送状态,并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448第二部分镇静的评价系统9第二部分镇静的评价系统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脑电双频指数(BIS)定时评估镇静程度有利于调整镇静药物及其剂量以达到预期目标。主观性镇静评分主观性镇静评分客观性镇静评分客观性镇静评分临床常用的镇静评分系统临床常用的镇静评分系统10第二部分镇静的评价系统Ramsay评分标准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镇静评分标准,分为六级,分别反映三个层次的清醒状态和三个层次的睡眠状态Ramsay评分被认为是可靠的镇静评分标准,但缺乏特征性的指标来区分不同的镇静水平。11第二部分镇静的评价系统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标准分值定义描述7危险躁动拉拽气管内插管,试图拔除各种导管,翻越床栏,攻击医护人员,在床上辗转挣扎6非常躁动需要保护性束缚并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5躁动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