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与水合理灌溉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①减少蒸腾面积。移栽植物时,可去掉一些枝叶,减少蒸腾面积,降低蒸腾失水量,有利于成活。②降低蒸腾速率。避开促进蒸腾的外界条件,在午后或阴天移栽植物,或栽后搭棚遮阳,或实行设施栽培,都能降低移栽植物的蒸腾速率。③使用抗蒸腾剂。如使用苯汞乙酸、桂酮、乳胶、聚乙烯蜡、高岭土等,减少蒸腾量。蒸腾作用的调节植物蒸腾作用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3.植物需水规律植物需水规律需水规律需水量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农业谚语: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植物的需水量:玉米(株)——2000kg小麦(1千克干物质)——400~500kg蒸腾系数:植物每合成1克干物质所需要蒸腾水分的克数。植物需水量植物需水规律需水规律需水量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水分监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到伤害的时期。一般为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植物的需水规律:生理需水——根系吸水,体内运输,叶面蒸腾。生态需水——株间蒸发,田间渗透。植物需水量——植株蒸腾,株间蒸发,田间渗透。“少-多-少”规律:出苗—拔节(少)拔节—开花(多)拔节—衰老(少)植物需水规律植物需水规律需水规律需水量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合理灌溉指标植物需水规律①土壤指标。适宜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根系活动层(0~90cm),其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如果低于此含水量,应及时进行灌溉。②形态指标。植物幼嫩的茎叶在中午前后易发生萎蔫;生长速度下降;叶、茎颜色呈绿色或有时变红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灌溉。③生理指标。常用植物叶片的细胞液浓度、渗透势、水势和气孔开度等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4.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1)集水蓄水技术(2)节水灌溉技术(3)少耕免耕技术(4)地面覆盖技术(5)耕作保墒技术(6)水土保持技术(1)集水蓄水技术沟垄覆盖集中保墒技术基本方法是平地(或坡地沿等高线)起垄,农田呈沟、垄相间状态,垄作后拍实,紧贴垄面覆盖塑料薄膜,降雨时雨水顺薄膜集中于沟内,渗入土壤深层。(等高耕作种植,截水增墒基本方法是沿等高线筑埂,改顺坡种植为等高种植,埂高和带宽的设置既要有效地拦截径流。(1)集水蓄水技术(三)微集水面积种植我国的鱼鳞坑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小片植物,或一棵树周围,筑高15~20cm的土埂,坑深40cm,坑内土壤疏松,覆盖杂草,以减少蒸腾。(2)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技术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高位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均匀散布在农田上,达到灌溉目的。喷灌可按植物不同生育期需水要求适时、适量供水,且具有明显的增产、节水作用,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还兼有节省灌溉用工、占用耕地少、对地形和土质适应性强,能改善田间小气候等优点。(2)节水灌溉技术地下灌技术把灌溉水输入地下铺设的透水管道或采用其他工程措施普遍抬高地下水位,依靠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浸润根层土壤,供给植物所需水分的灌溉技术。地下灌溉可减少表土蒸发损失,水分利用率高,与常规沟灌相比,一般可增产10%~30%。(2)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2)节水灌溉技术膜上灌技术这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把以往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灌水,水沿放苗孔和膜旁侧渗入进行灌溉。膜上灌投资少,操作简便,便于控制水量,加速输水速度,可减少土壤的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因此可显著提高水分的利用率。(2)节水灌溉技术植物调亏灌溉技术调亏灌溉是从植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后,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通过调亏可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量,实现矮化密植,减少整枝等工作量。(3)少耕免耕技术少耕少耕的方法主要有以深松代翻耕,以旋耕代翻耕、间隔带状耕种等。免耕国外免耕法一般由三个环节组成:利用前作残茬或播种牧草作为覆盖物;采用联合作业的免耕播种机开沟、喷药、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作业;采用农药防治病虫、杂草。(4)地面覆盖技术沙田覆盖沙田覆盖是由细沙甚至砾石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