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规划设计一.动物园的概述1.定义:向游人宣传普及动物知识、进行科普教育的单位,同时也是供游人休息、游览、观赏的城市公园绿地。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动物园应有适合动物生活的环境;游人参观、休息、宣传科普知识的设施;安全、卫生隔离的设施和绿带;饲养加工厂以及兽医院。全园面积宜大于20hm2,绿化面积不低于全园面积的55%。2.动物园的任务:a.科普教育—使游人认识动物、了解世界的动物分布,以及动物的经济价值等知识,从而起到教育人保护动物的作用。b.科学研究—研究动物习性与饲养、驯化和繁殖、病理和治疗方法的试验基地。c.生产任务(异地保护)d.为广大市民提供有特色的游览休息园地e.动物外交一.动物园的概述一.3.动物园类型1.城市动物园—人工兽舍与动物室外运动为主。按规模分为以下4类:2.全国性大型动物园3.用地面积不小于60hm2,动物品种近千个,如北京动物园、上海动物园。4.b)综合性中型动物园5.用地面积20-60hm2,品种500种左右。6.c)特色性及专类动物园7.用地面积5-20hm2,200-500种为宜,如水族馆、海洋世界等。8.d)小型动物园9.附设在综合性公园内,15hm2,200-300种。动物园的概述一.3.动物园类型1.b.人工自然动物园—发展趋势2.占地面积大上百公顷,动物种类几十余种。一般将动物封闭在范围较大的人工模拟的自然生存环境中,以群养、敞开放养为主,富有自然情趣和真实感。3.C.自然动物园4.占地面积大,以大面积动物自然散养为主要展出形式。动物园的概述一.动物园概述4.动物园组成部分a.科普、科研活动区—布置在出入口地段,区内科普馆中设有标本室、解剖室、化验室、研究室、宣传室、阅览室、录像放映室等。b.动物展览区—主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动物笼舍以及动物活动场地组成;为游人参观、游览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按5种方式组织布置:①按动物的进化顺序安排②按动物的地理分布安排③按动物的生态习性安排④按游人喜好、动物珍贵的程度和地区特产动物安排⑤混合安排c.服务休息区d.经营管理区二.动物园设计要点1.选址:2.选择地形起伏、有山岗、有平地、有水面,绿化基础好,在城市居民区的下游、下风地带,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城市近郊区。3.B.功能分区:4.分区清楚,把动物笼舍和服5.务设施一起考虑;6.C.动物展览顺序—一般进化顺序7.D.动物园四周:设置坚固的围墙、8.隔离沟壑林带,以防动物出逃,9.并作卫生隔离;10.E.注重植物设计1.动物园植物景观营造原则:安全性原则生态相似性原则美观实用原则卫生防护隔离原则三、动物园植物景观营造2.动物园植物选择选择适宜动物生物习性,利于展区组景的植物—替代选择对动物无毒、无刺,萌发力强,病虫害少的树木种类。选择的植物具有长期性。三、动物园植物景观营造2.动物园植物选择替代三、动物园植物景观营造3.种植布局植物造景与分区结合,形成各区特色。结合动物生活习性和原产地的地理景观;根据展示动物选择合适植物,按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组合起来,如猴山周围种植桃、李、杨梅、金梅等营造“花果山”,百鸟园种植山茶、桂花、碧桃等营造“鸟语花香”,熊猫附近种植竹子,爬虫馆种植蔓藤植物,狮虎山设计松树,水族馆种植垂柳,大象馆周围种植热带植物。三、动物园植物景观营造3.种植布局根据动物习性选择动物喜爱的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的种植布置要利于为动物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植物起到遮荫、避雨、防风、调节气候和避免尘土的作用。笼舍迎风面种植常绿植物。公园园路绿化防护林布置—周围布置30米防护林带。三、动物园植物景观营造深圳市野生动物园己被国务院有关部门评为“中华之最”,即中国第一家放养式动物园,我园在国内外的风景区和动物园中的应有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该园犹如深港都市区里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园内处处皆佳景,景景皆迷人。北有连绵的青山作屏;南有30多座巨型动物石雕;东有郁郁葱葱的荔枝林;西有碧波荡漾的西丽湖。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小桥流水,悬崖飞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上海野生动物园作为华东地区唯一一家国家首批5A级的旅游景区,不仅仅是儿童零距离接触动物的天地,也是一家人老少休闲旅游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