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基底节区梗死护理查房基底节区脑梗塞护理查房时间:2013年5月地点:神经内科护士办公室主持人:周莲护士长主讲人:吕景苹护士参加人员:神经内科全体护士及实习护士查房目的基底节区脑梗死相关知识基底节区脑梗死护理问题及护理措肢体良姿位摆放脑干梗死的康复护理的教育病例汇报患者,邱凤玲,女,65岁,于2013年5月9日,于09:26担架抬入病房。诊断1脑梗死主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3天入院。既往史:2高血压病。入院查体入院时患者神清,查体欠合作,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3mm。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左偏,左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肌力5级,双侧肌张力及腱反射正常,左侧病理反射(+)T37.7,P5心率88次/分,R20次/分,BP180/110mmHg。辅助检查头颅CT显示:右侧基底节区梗死灶。基底节基底节(Basalganglia)(又称基底神经节)是指从胚胎端脑神经节小丘发育而来的神经核团,是大脑的中心灰质核团,包括杏仁核、纹状体和屏状核。纹状体又分为:尾状核和豆状核,豆状核又可分为:壳核和苍白球。壳核和尾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白球为旧纹状体。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基底节区位置•基底节区位置基底节脑梗塞概念: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症型,指发生在脑基底节区的梗塞灶。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病因•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史•吸烟酗酒•高脂血症•其他•脑卒中临床表现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恐惧生活自理缺陷言语功能障碍便秘活动无耐力相关因素: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预期目标:能参与所需求的活动,主诉进行活动时舒适感逐步增加。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2)协助做好生活护理3)制定活动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能够耐受的活动护理评价:患者自己能在床上进行翻身、进食等活动(11-28)恐惧相关因素:与担心疾病预后、介入治疗有关预期目标:焦虑情绪减轻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焦虑的原因、程度2)向患者做好入院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宣教,配合治疗及护理的必要性,介入手术前后的配合等。3)多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护理,请康复病友做现身说法,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建立信心,以减轻焦虑情绪。4)必要时按医嘱使用镇静剂。5)合理安排护理操作的时间,以减少对病人的打扰。护理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11-28生活自理缺陷相关因素:与疾病限制绝对卧床、乏力有关预期目标:基本满足生活所需护理措施:1)加强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2)将呼叫器放于病人伸手可及之处3)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解决病人生活所需护理评价:患者部分生活自理(如洗脸,穿衣等)语言沟通障碍相关因素:与语言中枢受损有关预期目标:主动参与交流护理措施:1)多与病人交流,语速要慢,态度和蔼.2)指导病人使用肢体语言和手势语言,已达到有效表达自己需要的目的.护理评价:语速放慢,说话较清晰。便秘相关因素:活动量减少,食物缺乏粗纤维。预期目标:病人至少2-3天排出成形软便。护理措施:1)早餐前半小时喝一杯温开水刺激排便。2)鼓励病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3)指导病人做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4)增加食物中纤维含量护理评价:现患者在开塞露辅助下每天排便一次。讨论康复教育原则?康复教育的方法?怎样预防脑梗死?康复教育方面1.教育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并持之以恒。2.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3.指导有规律的生活,合理饮食,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自理。4.指导患者修身养性,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学会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