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新安江路(广德路~祥和路)工程一标段 水稳基层/底试验段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安徽省交通建设责任有限公司 合肥新安江路(广德路~祥和路)程一标段 二○一二年十月一、 工程概述1、本合同段路面垫层、底基层、下基层结构形式 主道水稳结构层厚度为 56cm,其中 20cm 厚 3﹪底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 36cm厚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6cm 分两层摊铺);辅道水稳结构层厚度为 52cm,其中20cm 厚 3﹪底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 32cm 厚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2cm 分两层摊铺);人行道水稳结构层厚度为 18cm 厚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试验路段施工位置及日期按法律规范要求,试验路段设置在 K1+500~K1+700 机动车道,长 200m,宽 24m,对工程中厚 20cm 厚 3﹪底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试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计划于 2024 年 10 月 15 日左右进行厚 20cm 厚 3﹪底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路段施工,养护 7 天后进行全面检测、施工小结,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3、试验路段的工程数量:结构名称压实厚度(cm)顶面面积(m2)压实方数量(m3)混合料重量(t)基层(第一层)20500010002360.11二、 试验段的目的及试验内容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进一步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组合和工序衔接,并修正施工方案,完善施工组织。确定并优化以下主要项目:1、验证施工的集料配合比:(1)调试配合比,验证拌和机称量的准确性;(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3)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含量及强度。2、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及一次铺筑的厚度。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1)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2)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机械的协调与配合;(3)拌和楼的适宜性、摊铺机械的摊铺速度,梯队作业时的间隔时间;(4)运输设备的组合及数量;(5)压实设备的组合、压实顺序、速度及压实遍数;(6)密实度的检验方法,检查频率等(7)含水量的控制方法及保证压实时达到最佳含水量的措施。4、确定每一次作业段的适宜长度。5、确定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的均匀性的方法。6、确定基层的养护方法。三、 材料及配合比 1、集料:采纳符合设计及法律规范的集料,分 3 档料进行配料:0~5mm 石屑,5~20mm 碎石,5~31.5mm 碎石。集料经过自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委托安徽省路通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验,各项指标满足法律规范要求(详见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