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生物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一生积累的全部干物质量。 2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很多方面都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3 发芽率是指能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 4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 5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或规划,即安排作物种植的种类,面积,比例和配置地点的一种作物生产部署。 6 杂交育种:是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7 作物的营养品质:指作物产品中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营养万分含量及其组成。 8 间作: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 9 水稻结实率:是指饱满谷粒占总粒数的比例。 10 营养生长:是指作物以分化形成要,茎,叶等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时期。 11 引种:是指从外地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品系)及遗传材料。 12 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各业的组成及其比例关系。 13 水稻抛秧:是指用塑料软盘或常规育秧等方法培育带土且分丛的秧苗,以人工或机械将秧苗往空中定向抛撒,利用带土秧苗自身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秧苗移植方式。 14 长日照作物是指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作物。 15 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劳动力在单位时间能种多少地,能生产多少农产品。 16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置的技术体系。 17 生物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物一生积累的全部干物质量。 18 品种是指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所创造的某种作物的一种群体。 19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20 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内连续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制度。 21 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一块地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 22 种质资源是指可为育种利用和遗传研究的各种作物品种和类型材料。或: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 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 二、填空 1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代表包括__遥感技术_、__地理信息系统__、__全球定位系统__3S技术。 2 影响作物种子发芽的主要条件是 温度、 空气 和 水分 。 3在种子检验各项指标中,其中 纯度 、 净度 、 发芽率 和 水分 为必检指标。 4普通小麦是 6 倍体,有 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