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教育考研冲刺班辅导讲义教育学教育学原理冲刺班讲义一、需准确识记的基本概念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另外,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2.教育的结构教育的结构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教育的内部结构是指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微观的结构构成,即教育活动的结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也称教育中介、教育措施)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教育的外部结构是宏观层面的、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宏观的结构构成,也称教育系统的结构。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人口等其他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结构。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3.教育的功能功能通常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教育的功能就是由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决定的、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这是根据教育作用对象的不同,对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这一分类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是根据教育作用方向的不同,对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正向功能是“贡献性”功能,负向功能是“损害性”功能。(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这是根据教育作用呈现形式的不同,对教育功能所作的分类。这一分类维度同样是由默顿提出的。默顿指出,显性功能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而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相对,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4.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前者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后者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