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4 年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复习专题 ★考点一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y=kx或 y=-1kx kx-1(k 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 1.反比例函数 y=kx中的kx是一个分式,所以自变量 x≠0,函数与 x 轴、y 轴无交点. 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以写成 xy=k(k≠0),它表明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 x 与其对应函数值 y 之积,总等于已知常数 k. ★考点二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 y=kx(k≠0)的图象总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它的位置和性质受 k 的符号的影响. (1)k>0⇔图象(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在一、三象限,如图①所示.图象自左向右是下降的⇔当 x<0或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或 y 随 x 的减小而增大). (2)k<0⇔图象(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在二、四象限,如图②所示.图象自左向右是上升的⇔当 x<0或 x>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或 y 随 x 的减小而减小). ★考点三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中只有一个未知数,因此只需已知一组对应值就可以. 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的步骤: ①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 ②把已知条件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 ③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 ★考点四 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 K 的几何意义 反比例函数 y=kx(k≠0)中 k 的几何意义:双曲线 y=kx(k≠0)上任意一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两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k|. 理由:如图①和②,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P 作x 轴、y 轴的垂线 PA、PB 所得的矩形PAOB 的面积 S=PA·PB=|y|·|x|=|xy|; y=kx,∴xy=k,∴S=|k|,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的矩形面积均为|k|,同理可得S△OPA=S△AOB=12|xy|=12|k|. ★考点五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解决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图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复习巩固: 1、若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象经过点(3,2),则 k 的值为( B ) A.-6 B.6 C.-5 D.5 2、下列四个点中,有三个点在同一反比例函数 y=kx的图象上,则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B ) A.(5,1) B.(-1,5) C.(-3,-53) D.(53,3) 3、已知反比例函数y=1x,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图象经过点(1,1) B.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x<0 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D.当x>1 时,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