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心病的防治与中医药干预一、健康期预防冠心病可采用针对全体人群和高危人群两种策略。前者是通过改变某个人群、地区或国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期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后者是针对具有 1 个或 1 个以上公认的(如高血压、吸烟等)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水平的降低,才能有效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目前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男性、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每日 10支)、高血压、高血脂、重度肥胖(超重达 30%)、有明确的脑血管或周围血管阻塞的既往史。其中,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被认为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三个危险因素。除性别、年龄和家族史外,其他危险因素都可以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病变始于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要合理,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大量的甜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肥胖、高血脂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超重和肥胖者更应主动减少热量摄入,并加强运动量。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除重视危险因素干预外,更要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大力宣传戒烟活动,特别是要阻止儿童成为新一代烟民。二、未病将病期此期主要是对危险因素的干预.(一)饮食2及生活起居调节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增加新鲜水果、蔬菜、豆制品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每天适量进食一些坚果;食油应尽量选用植物性油类。可经常食用鱼类食品,如沙丁鱼、鲈鱼等,少用或禁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适量饮酒,每天饮用 30g 以下。2。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控制体重,促进心血管功能.3。不吸烟、酗酒.4。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1)降低血压:血压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升高易伴有高血脂、高血糖、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心电图不正常,进而诱发冠心病。(2)降低血清胆固醇:主要通过非药物途径预防血脂升高当总胆固醇在 5.2—6.21mmol/L 或(和)LDL—C 为 3.4-4・1mmol/L 时,可采取非药物手段干预•总胆固醇》6.24mmol/L的咼胆固醇血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降脂措施。(3)控制糖尿病: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6。5%.3(二)加强自我心理调整冠心病发生大多与人的性格心理活动有关系,所以在我们生活当中要注意心理调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