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VIP免费

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_第1页
1/10
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_第2页
2/10
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_第3页
3/10
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刘钝李约瑟( Joseph Needham,1900.12.9-1995.3.24)去世的 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他的一部传记,书名叫做《李约瑟:20 世纪的文艺复兴人》,仅此一事就足以证明他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在纪念这位世纪名人百年诞辰的时刻准备这篇文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本书和它多少有些奇特的标题,随后脑中中出现了一个明确的思想:那就是要想对这位当代文艺复兴式的学者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就必须跳出中国的圈子来审视他的思想和工作;而要想看清“世界的李约瑟” ,就得对“李约瑟的世界”有所了解。1 剪不断的“李约瑟情结”凡事一沾“情结”,理性、逻辑都得靠边站,上至纲常人伦下至为文之道等种种社会规范都有被藐视和和践踏的危险。无庸讳言,我是贬义地创造和使用“李约瑟情结”(Needhan complex)这个词的,而且前面还省略了一个定语“中国人的”。当然这里说的“李约瑟情结” ,不能等同于中国人民对李约瑟的敬重与热爱;它主要源于特殊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中滋生的民族心理感情,也部分来源于对李约瑟的误读。 如果对些不闻不问, 小则模糊了李约瑟这幅肖像的色彩,大则有碍学术和中国文化建设,因此在进入正题之前先对由“李约瑟情结”衍生出来的几个思想误区作一点辨析是必要的。第一个与李约瑟巨著的书名有关。李约瑟鸿篇巨制的原名是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以下简称 SCC),译成中文应是《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日本和台湾版的译名大约如此,惟中国大陆不同时期的两个译本都用了 《中国科学技术史》 这样一个书名。 记得在一次国际会议上, 有一法国年轻学者提出为什么要用 《中国科学技术史》 作书名的疑问, 其后一位前辈作答, 大意是这一中文标题确经李约瑟本人所认可,但我们应将它理解成副题才对。 中国方面的权威说法则是:我们在 60 年代曾将其译为 《中国科学技术史》 ,这是冀朝鼎博士当初为原著题写的书名。在这次翻译出版新中译本过程中,我们专门就书名问题进行了讨论,又与李约瑟、 鲁桂珍两位博士书函往来并多次面商。我们认为, 冀朝鼎博士的题名沿用已久, 较其他译法切题,且符合作者的写作目的,因此决定仍采用《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为书名。事实经过不容置疑,但言“较其他译法切题,且符合作者的写作目的”则可商榷;实际上,已有多位学者指出这一译名弱化了作者的主旨,将 SCC单纯理解成一部中国科技发展史是不恰当的。 造成这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