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调查项目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1 编制说明根据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法要求,为满足普查野外调查和内业统计需要,规范项目调查标准,提高调查质量,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参照《吉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细则》,结合普查涉及的调查项目制定。2 技术标准2.1 地理信息因子2.1.1 坐标系统采用北京 54 平面坐标系,普查用的GPS统一转换为该坐标系。吉林省WGS84坐标系转北京 54 平面坐标系参数为: a=-108、f=0.0000005 、x=1.0 、y=-129.4 、z=-48.2 ;中央子午线: 21 带选 123,22 带选 129。2.1.2 地形图采用五万分之一比例尺地形图为普查用标准地形图。可根据野外作业需要放大至1﹕25000。调查时填写五万分之一地形图图幅号,填写形式为“11-52-6- 甲”。2.1.3 地理坐标按五万分之一地形图表示方法,记载现地采集的GPS坐标值。纵坐标填写7 位数,横坐标填写 8 位数,均记载到 1m。如:纵距 4832625,横距 22468532。2.1.4 海拔高采用 1956 年黄海高程系,记载现地量测值,以米为单位,记载到1m。2.2 地形因子2.2.1 地貌地貌划分为 4 级,见下表。地貌类别及代码表类别地貌特征代码中山海拔为 1 000 — 3 499 m 的山地3低山海拔低于 1 000 m 的山地4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坡度较缓和,且相对高差小于100 m5平原平坦开阔起伏很小62.2.2 坡向指小班或标准地的地面朝向,分为9 个坡向。划分标准及代码见下表。坡向划分标准及代码表坡向方位角代码坡向方位角代码东68° ~ 112°1东北23° ~ 67°5南158° ~ 202°2东南113° ~ 157°6西248° ~ 292°3西北293° ~ 337°7北338° ~ 22°4西南203° ~ 247°8无坡向坡度小于 5°92.2.3 坡位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全坡7 个坡位。划分标准和代码见下表。坡位划分标准及代码表坡位类别坡位特征代码脊部山脉的分水线及其两侧各下降垂直高度15m的范围1上坡脊部以下至山谷范围内的山坡三等分后的最上等分部位2中坡脊部以下至山谷范围内的山坡三等分后的中间部位3下坡脊部以下至山谷范围内的山坡三等分后的下部位置4山谷汇水线两侧的谷地或其它部位中出现的局部山洼5平地平原和台地上坡度小于5° 的地段6全坡小班或调查树种在上、中、下坡位都有分布72.2.4 坡度坡度分为Ⅵ级,划分标准和代码见下表。坡度划分标准及代码表级别坡度名称倾斜角度代码级别坡度名称倾斜角度代码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