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 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有。假期里,用心阅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边看边与平时教育相比较,有了感触,有了共鸣。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运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种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初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观赏、激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别,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优点和潜能,使其最后走向成功。 初看这本书,本觉得只是纯正教育孩子的一本书,但看完之后的感觉,却是深深的撼动人心,甚至影响我对人性的见解。作者所提到的“赏识教育”,其根本就是人性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渴望得到赏识。“凡能赏识处,便能见真爱”,即使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却能够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感。在阅读过程中,有这样一段使我感触颇深:记得女儿七岁刚接触应用题时,有一次,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周弘老师满怀深情的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样小的年纪做这样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作对了一道。”女儿这时露出了喜悦的表情,她还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就说:“父亲,你小时侯会不会做?”父亲说:“我必定不会做象你这个年纪,这样难得应用题,父亲连碰都不敢碰。”女儿顿时信心倍增,仿佛插上了翱翔的翅膀,自由的翱翔在数学知识的天空里,仅用三年时间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 读到这里不由得使我想到,换了其它家长“十道题只做对一道时”可能两记耳光早就过去了。错一道应用题还情有可原,错九道那就不可饶恕。而最后的成果只能是孩子哭大人叫,乱作一团。什么也干不下去。更无从谈孩子会喜欢数学,成绩优秀。对数学不反感就已经不错了。周弘老师的成功也提示我们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做法,赏识孩子是使我们教育成功的有力武器。我们何不拿起他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呢? 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不经世事的幼儿,我们得教育更需要赏识,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对的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那我们的孩子或许会是另外一种样子。“你能行”,“你真棒”, 在老师的激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愉快中变化,在愉快中成长。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愉快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