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9 月 11 日,我们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观看了由管虎导演的电影《八佰》。电影讲述了 1937 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鏖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 师 262 旅 524 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 420 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才获令撤往英租界的历史故事。我看了电影后,给我很大的震撼。首先,再现战争的残酷。电影中的战斗场面,还原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战争中的枪林弹雨,尸横遍野。战争中中枪中弹的战士们的惨烈的伤情;受伤战士们弥留之前一种个绝望的眼神,甚至战争没有对平民学生和小孩子说不,一种个画面都在控诉战争的冷血无情。另首先,再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电影中日本侵略者为达成让国军屈服的目的,凌迟示众被抓的国军将士、动用国际违禁武器毒气弹、国军撤退时妄图斩草除根,消亡撤退的守军等。第三,再现中华儿女铁骨铮铮,不畏生死,奋勇抗敌的英勇气概。国军守军奋勇杀敌,为凝聚当时因国民政府腐败而造成全国一盘散沙的抗日力量,坚持英勇战斗。在升起代表当时中国的国民旗帜的时候、在一批批战士以死护旗的时候,在一种个战士英勇的绑上炸弹跳入敌军同归于尽的时候,唤醒了麻木的国人。随即老百姓主动投身到抗日的行动中,捐款捐物,甚至以生命迁通电话线,为抗日做奉献。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候,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体现出了坚贞不屈,奋勇对抗的精神。 九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