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体现现状研究作者:周雯雯,王春燕来源:《早期教育(教育科研)》第 12 期 【摘要】本研究随机选择 H 市 3 所公办幼儿园中的 23 个班级进行角色游戏观察,共选用95 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所收集的数据,成果表明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体现总体处在“”“”“”“中档略偏下水平,体现为 身体自发性 与 明显愉悦性 呈中档水平, 社会自发性 与 认知自发”“”性 体现不突出, 幽默感 体现低下;总体游戏性体现存在年纪差别,不存在性别差别;社会生活类游戏主题中幼儿游戏性体现水平最佳;游戏质量与幼儿游戏性呈明显的弱有关性。 【核心词】角色游戏;游戏性体现;观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12-0031-07 【作者介绍】周雯雯(1990-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王春燕(1965- ),女,太原人,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专家,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角色游戏是幼儿爱慕的游戏活动,幼儿以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发明性地反映现实生活[1]。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按照自我意愿进行角色表征與模仿、游戏情节构思与发展、游戏规则生成与调节,自由穿梭在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当下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更关注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组织指导等层面问题,却极少着力关注游戏中幼儿个体需要与意愿的满足以及游戏中幼儿体现出的专注投入、主动主动、自信愉悦、发明性等品质。辛格(Singer)曾指出,当过分关注于游戏所带来的教育上的价值时,往往会丢失游戏最重要的本质:幼儿的愉悦性[2]。 “”游戏性,也称 玩兴或玩性 ,是幼儿投入游戏活动中的主动状态以及自发体现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点[3]。游戏性是通过游戏活动而发展起来的优良个性品质,贯穿于人的一生发展之中,是增进幼儿发展的主动心理品质。游戏性越强的幼儿交往主动性和交往技能水平则越强,游戏性强的幼儿情绪主动愉快,言语能力较强[4]。 基于此,本研究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游戏性体现现状进行观察分析。 二、研究办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择 H 市 3 所公办幼儿园中的 23 个班级进行角色游戏观察,共选用 95 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涉及 33 名小班幼儿,其中男幼儿 17 名,女幼儿 16 名;32 名中班幼儿,男幼儿 16 名,女幼儿 16 名;30 名大班幼儿,男幼儿 14 名,女幼儿 16 名。三个年纪段男、女幼儿人数比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