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痛风性关节炎)中医临床途径一、痛风病(痛风)中医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疗:第一诊疗为痛风病(痛风)(TCD 编码为:BNV050)。 西医诊疗:第一诊疗为痛风性关节炎(ICD-10 编码为:M10.991)(二)诊疗根据1.疾病诊疗(1)中医诊疗原则: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原则《中医病证诊疗疗效标 准》(ZY/T001.1-94)。(2)西医诊疗原则:参考 197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痛风分类原则。2.疾病分期参考 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1)急性期(2)间歇期(3)慢性期3.证候诊疗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痛风病(痛风)临床常见证候:湿热蕴结证 脾虚湿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20-)。1.诊疗明确,第一诊疗为痛风病(痛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原则住院日为≤14 天。(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痛风病(痛风)(TCD 编码:BNV050、ICD-10 编码:M10.991)的患者。2.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本途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血尿酸、血沉、C 反映蛋白(3)类风湿因子、抗“O”(4)肝功效、肾功效、血脂、血糖(5)心电图(6)胸部 X 线片、受累关节 X 线片(7)腹部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电解质、血粘稠度、ANA、ENA、AKA、APF、抗 CCP 抗体、24 小时尿尿酸、HLA-B27 等。(八)治疗办法1.基础治疗2.针灸治疗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瘀热阻滞证:泄化浊瘀、养阴清热 痰浊阻滞证:化痰泄浊、通络止痛 肾阴虚证:补益肝肾、舒经通络脾虚湿浊证:益气健脾,泄浊化瘀肝肾亏虚证:补益肝肾4.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5.外治法。6.其它疗法。7.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原则1.病情稳定,关节红、肿、热、痛等重要症状改善;2.血沉、C 反映蛋白、血尿酸等有关指标较入院时好转;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十)有无变异及因素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