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扬州评话申遗研究报告VIP免费

2025年扬州评话申遗研究报告_第1页
1/2
2025年扬州评话申遗研究报告_第2页
2/2
扬州评话申遗研究报告扬州是一种历史名城,它悠久的历史正给它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献。扬州评话能够说是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点,也同样让扬州名声远扬。 扬州评话,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 京、镇江、上海等地。 扬州评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到清代中叶的时候就达成了极盛阶段。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入微、构造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但井然不乱而见长,讲求剧情细节丰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上生动有趣。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 说书形式,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兴起于清初,很快就形成了"书词到处说《隋唐》,好汉英雄各一方"的繁华局面,独步一时的书目有《三国》、《水浒》等 10部,身怀绝技的出名说书家也有 20 人之多。到了乾隆年间,有的艺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加工充实传统节目,有的则创编新书。如屡试不第后成为扬州评话艺人的叶霜林 把自己的遭遇和激愤心情寄寓到《岳传》中,说演《宗留守交印》"声泪俱下",动人至深;浦琳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编说《清风闸》,塑造了以皮五辣子 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底层人物形象,影响深广;艺人邹必显独创新书《飞跎传》,挖苦耻笑的矛头直指统治阶级中的显赫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压迫者的心声,丰富了扬州评话的体现内容。 在明代万历后来,即有评话艺人活动于南京。清代,扬州评话随着扬州经济的繁华、交通的发达而开始在扬州流行,并且已具相称规模。雍正时已"书词到处说《隋唐》,英雄好汉各一方"。及乾隆年间,达成鼎盛。据仪征李斗乾隆六十年(1795 年)成书的《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评话书目丰富,长篇说部有《三国志》、《东汉》、《水浒记》、《清风闸》、《善恶图》、《靖难故事》、《飞跎传》、《扬州话》等,其中《清风闸》由浦琳(天玉)"以己所历之境,假名皮五"来演述。嘉庆之后,因漕运改道,盐政改革,扬州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扬州评话听众锐减。咸丰三年(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扬州成为江北军事前哨,本地富商豪绅为避战乱,纷纷东迁泰州、东台一带经营。扬州的评话艺人,为生计亦相随至泰州、东台表演,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兴化、宝应、盐城等地谋生。表演地区扩大,从艺人员很快由原来在扬州时的几十人增至 200 余人,扬州评话在苏北地区扩大了影响。同治三年(1864 年)后来,扬州经济有所恢复,社会趋于安定,在里下河地区谋生的一批艺人,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扬州评话申遗研究报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