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美术鉴赏— 彩塑授课班级:10 幼师授学时间: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含有不同的艺术特点。着重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教学时间:2 学时教具准备:课本、录象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1.什么是彩塑 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2.彩塑的分类: 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3.典型彩塑作品介绍 (1)敦煌石窟彩塑: 敦煌涉及莫高窟(千佛洞),西千佛洞和榆林窟。有时也将其中最大的莫高窟称为敦煌石窟。 敦煌,远在二千一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是我国与西域往来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印度佛教通过这里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也通过这里。敦煌境内有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小片绿州。据唐代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位名叫乐撙的和尚,通过长途跋涉看到这一小片绿州,正当他疲乏又无处投宿之时,只见对面的三危山出现了奇景:山峰发出灿烂金光,如千佛之状,乐撙和尚立刻感到这是块圣地,便顶礼膜拜,并发誓在此造窟,凿石供佛,遂成为莫高窟的创始人。 敦煌莫高窟壁画最多、最长,在 492 个洞窟中,计有壁画 125000 多平方米,如果这些壁画全部展开延伸,长度可达 25 公里。另有彩塑 2400 余身,其艺术精品之多,名列我国石窟首位。 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数千年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和融汇了外来艺术,从而发展起来的含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彩塑艺术。 现存的多身彩塑,无不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颖才智。古代工匠们以纯熟的技巧、高度的概括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把泥塑和彩绘巧妙地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我国的雕塑艺术和继承民族艺术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教材中介绍的《迦叶、菩萨、力士像》和《供养萨》,以佛教内容为题材,其严谨的人体比例、逼真的神情、动人的体态,无一不阐明是盛唐时期彩塑的精品。 (2)辽代华严寺彩塑的重要特点 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