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教学反思刘怡玲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正处在学习启蒙阶段,通过大半学期的接触,我对一年级孩子有了较深的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能够对的地拼读音节、学习轻声;在“读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上,一年级上册规定要认的字共 300 个,会写的字 100 个。现在会认会写的字都学了有二分之一了;在阅读方面能对的地朗诵、背诵指定课文,能浅显地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惯用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初步认识了句号,逗号,感慨号、问号。大多数孩子能读出陈说、疑问、感慨的语调;在语言体现方面,孩子们能说,但次序性不强,不够连贯。通过大半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掌握对的地读书姿势、写字姿势等。本学期还要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和阅读的爱好。《青蛙写诗》是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一首生动形象的小朋友诗。诗中生动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让孩子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因此我制订的教学目的为:1 感受小朋友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2、通过熟读课文,培养想象力和发明力。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充足运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贴画,将文字、图像声像直观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看、听、想、说、读中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导入部分,设计了青蛙跳伞的游戏来复习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充足运用课文中的插画(下雨的场景、开心的青蛙)来指导朗诵第一小节。然后把没有标点符号的诗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没有标点符号的诗给人带来如何的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标点符号的重要性。然后用不同的形式分别学习第 2-4 小节。第二小节的内容是(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我教给学生观察的办法 蝌蚪的样子像逗号,因此蝌蚪能够当小逗号。在学习第三小节时是提问: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让学生用老师教给的办法说,由于水泡泡圆圆的像句号。这一小节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发明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自然界中尚有什么东西能当小句号?并用上课文中的句式:( )的( )说:“我能当个小句号。”培养学生的口头体现能力。第四小节(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能够当省略号。”)中我挖掘了“一串”这个词,把课堂内容拓展到实际生活中。在学习第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