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熊浩《万世师表》演讲稿VIP免费

2025年熊浩《万世师表》演讲稿_第1页
1/3
2025年熊浩《万世师表》演讲稿_第2页
2/3
我是演说家《万世师表》演讲稿熊浩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孔庙,跟着人群走过那个叫学海的小池塘,跨过礼学门的牌坊,进入大成殿。只见正前面站着一种合手而立的夫子,他的前面有龛台,龛台上有牌位,牌位上有一行小字。我透过人群认真看,那上头的字是“万世师表”。我长大了,我明白,这四个字对中华民族无比隆重,它用来专门修饰那些我们这个文明的人格典范和精神导师。坦率说,当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忽然想到现实。我们所占据的这个现实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导师这个词,多少恐怕也受些污染了吧。什么人都敢称导师,教人唱歌、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教人创业,全部人都称导师。我不是说这样的称呼错了,我是说有一点不甘。你会不会有的时候有一点迟疑,就是,这世上除了那些教人成功的人,还会不会有一种不同的人——他以他的生命质量重新撑起导师这两个字的隆重分量;他以他自己的生命光亮重新点亮导师这两个字的生命光华。如果有,他是谁?他是何等模样?我大学时代到安徽支教,从上海出发,火车转汽车然后步行,最后达成了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的一所小学。第二天一早,我和太阳一起起身,来到学校当中推开教室的门,发现孩子的眼睛,被阳光照得无比澈亮。我们拿半截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语文、数学、英语,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山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那个声音放肆得要命,传出好远好远,引得那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好奇地往里望。我拿到导师这个题目,进入我头脑的便是那大别山深处的朗朗书声,便是那孩子眼睛,便是求知的精神,以及在那个小小的校园当中的白墙上,始终让我难以忘怀的话。他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我们问校长这是谁说的,校长说,我们安徽老乡陶行知。陶行知安徽歙县人,1891 年生,1946 年逝。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里诺易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陶行知 19 回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南大学任教。19,一种成功的中国知识分子留学回国了,他那个时候并没有梦想着享有成功,而是要重新定义何谓成功,他要让自己和祖国重新建立关联。19,先生目之所及之中华全是满目疮痍,国家贫困到难以想象的程度,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中国那时候有两亿文盲,有七千万小朋友没有任何机会接受教育。那时候的陶行知,以他之所知,本能够转身而为人上之人;那时的陶行知,以他之所学,本能够谈笑于鸿儒之间。而他把目光死死盯住中国的最底层社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熊浩《万世师表》演讲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